返回地宫(2 / 2)九木今舍首页

云思明笑道:“都说龙凤呈祥,我此生姻缘不幸,却要在这龙脉边修一个凤巢,沾一沾这龙凤呈祥的好兆头。”

孙氏当然更无二话,当下二人细细推敲图纸细节,布局筹划,云思明又取出随身带出的明珠数颗,教给孙氏打点用度。孙氏本就是江湖豪杰,多识得各种能工巧匠,一呼百应,众人耗时数月,竟将这凤巢地宫建成了。虽不如紫微宫隽秀奢华,却也古朴大气,巍峨庄严。更妙的是,工匠们果真在云思明勘定的方位发现了一条汹涌的地下河脉,水势宏大湍急,波澜壮阔,将连苍山脉内部一分为二,凤巢竟是独立于地下河东岸。这湍急河水深不见底,在地下看来竟是水深如墨,自山体地下溶洞通过,不知流向地底何处。

工匠们请示云思明是否要在河上架桥,连接两岸。云思明思索片刻,摇摇头道:“不必了。这河,我自有别的用途。”

凤巢建成之后,云思明与孙氏便住了进来。施工期间,云思明一直面覆长纱,又做江湖中人打扮,加上有孙家先祖在旁恭敬侍奉,工匠们并不知云思明的真实身份,只以为她是隐遁修行的江湖奇人,因此尚有数名被她设计布阵之精妙技艺折服的工匠,请求留下跟随她学习。当下云思明命离开的工匠立誓不泄漏此间事宜,留下的工匠则立誓永不出地宫半步,便按照工匠各自的选择将他们一一安置。留下的工匠既不知云思明真实身份,便认她为凤巢地宫之主,皆尊称她为“凤主”。

孙绍顿了顿,又道:“凤主在此处居住了二十余年,期间从未踏出地宫半步。衣食用度皆由我家先祖打点照料。”说到了这里,他笑了笑:“其实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我家先祖。那位孙氏侠客……陪伴凤主,终生未娶,更没有子嗣,有次外出的时候,拾得一未满半岁的弃婴,便带回地宫,与凤主共同照料抚养,那弃婴才是我真正的先祖了。”

原来如此。虽然孙绍没有明说,但这位陪伴云思明终生的孙氏侠客,在她大婚之际闭关深山,知她有难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更赔上半身修为,一世时光……他对云思明,也算得上是情深意重了。可惜,云思明先是心有所属,后又万念俱灰,两人终究还是亦仆亦友相敬如宾的相伴一生。不知这位孙大侠做出这样的选择,是不是真的至死不悔。

“云……凤主是如何仙去的?”我继续问道。

北宸建国二十二年,始皇重疾而逝,年轻的太子顺利登基为帝。消息传来,云思明沉默良久,托孙大侠将一物送入宫中,给已成太后的云思月。云思月忽得胞姐传信,知道她尚在人间,不禁又惊又喜,待看完孙大侠转呈之物后,却神色大变,颓然倒地,不久亦传来死讯。云思明得知妹妹死讯,将自己关在寝宫多日,不食不眠,后召孙大侠入内,给他一张图纸,一只锦盒,吩咐道:“图纸要尽快动工,这锦盒……倘若日后有云氏女子为北宸安危至此,我凤巢后人可奉其为主,并将这锦盒交付于她。记住,必须是云氏之女,必须是为北宸安危而来。二者缺一不可。”说完便油尽灯枯,阖目长眠。

一代天骄,绝世无双的云思明,就这样在这山腹地宫内,悄然离世。

我正恍惚,却见孙绍不知何时已跪于阶下,双手高举过顶,手间捧的,正是一只四四方方的锦盒,我凝目望去,锦盒早已陈旧泛黄的缎面上,正写着“咫尺红尘催白发,天涯无处话离殇”十四个字。那字体柔中带刚,洒脱飘逸,正是我自幼熟悉的,“始后”笔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