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红烟楼,沿梨花街往东,过了一座白石桥,便是明安有名的绣衣街。明安近半成的裁缝铺,布庄都集中于此,因此,这里从来都没有冷清过。
午后,绣衣街左,明安最大的布庄碧绫庄,有几位客人造访。
“几位里边请!”
收起纸伞,宁沉雪拉着莫婉言迈过门槛,走进碧绫庄大堂,婢女翠儿和云容紧跟其后。
一个微胖的中年人迎上来,笑眯眯地问道:“我是这儿的管事,几位姑娘,是要买布还是做衣裳呢?”
莫婉言问道:“我们想做两身衣裳,哪些裁缝还闲着呢?”
秋集比试在即,宁沉雪与莫婉言打算新做几身衣裳准备,于是便在用过午膳之后结伴来到碧绫庄看看。
那管事托着腮帮子想了想,应道:“呃,快入冬了,京城好些个人家都开始准备冬衣,庄上的裁缝都忙着,想做衣服,二位怕是要排队了。”
秋集还有小半个月,想来时间还充裕,排就排吧,不急,宁沉雪便转身去甄选布料。
虽然不大担忧,但稳妥起见,莫婉言没有随宁沉雪一道甄选布料,她追问道:“现在排队的话,月底秋集之前能做好吗?”
那管事把脑袋摇的像个破浪鼓一样,朝莫婉言摆了摆手,“月底?那恐怕是来不及了,几位有所不知,这个月蜀地的上好锦缎刚到京城,京城大户人家都赶着用新缎子做衣裳,这绣衣街的石板路都要被踩坏了,我们碧绫庄出价高,接的量虽然不多,可都已经快排到下个月底了。”
“下个月底?!”宁沉雪放下手里的一块料子,惊呼道。这也太夸张了吧!下个月底?以往宁沉雪做衣裳不是没碰到布庄忙碌的时候,可最久的一次排队也就十天半个月,眼下这却要排上一个多月!而且照管事的说法,碧绫庄的量并不多,那其他比碧绫庄规模要小的地方岂不是要排的更久?
管事眉头一挑,“那可不,客人都愿意等的很哪,我们碧绫庄的裁缝手艺那是没得说的,做出来的衣裳不比宫里的差!”
宁沉雪“呵呵”一笑,只当这管事在吹嘘,不比宫里的差?格局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好吧,人家宫里的贵人穿的岂能和普通人比拟?
“这位管事,请问可有什么法子能提一提日程?”莫婉言并未放弃,想试试有何取巧的办法。
管事挠了挠脑袋,想了想,“这,排队这位次肯定是不能动的,否则对其他客人不公平,两位着急的话,我想想啊……”忽然,他眼前一亮,“对了,我们碧绫庄还有一个裁缝,他到现在还没接活儿呢。”
“真的吗?太好了。”宁沉雪拍了拍手,脸上泛起笑意。
谁知那管事手一摆,叹了口气,“先别高兴,那裁缝虽然闲着,可也不是轻易接活的。”
莫非那裁缝门槛很高,不屑为一般人制衣?这般思索着,宁沉雪收敛笑意,问道:“此话怎讲?”
“那裁缝不一般,据说来历不凡,除了掌柜的,没人能指使得了他。”提起那人,管事就来气,那人住在碧绫庄,每日好酒好菜伺候,可平时不干活不办事,根本就是个吃白食的,奈何掌柜的赏识他,相待如初。
“可以请你带我们去见见掌柜的吗?”莫婉言又问。
“这……”管事犹豫了一下,他瞧了瞧莫婉言,又瞧了瞧宁沉雪,看她们两个不像是性格乖张之人,最终点了点头,“好吧,你们跟我去内堂。”
随后,管事领着一行人穿过大堂去往内堂。
“等会儿见到了掌柜的,说话小心点,掌柜的喜怒无常,但有时候也挺讲人情味的,你们跟掌柜的说说好话,哀求哀求,说不定掌柜的会同意让那人给你们做衣裳。”一路上,管事仔细的叮嘱姐妹二人。
“明白了,多谢管事。”莫婉言致谢道。
内堂的情景与大堂不同,没有摆满架子的各色绫罗绸缎,也没有四处甄选布料的客人,只有一件件吊挂着的成品衣裳,衣裳的做工非常精细,挑不出一点瑕疵。难怪那管事吹嘘,确实有点真本事。
从一件件花样不同,颜色与用料也各异的衣裳之间穿过,管事带着一行人来到了内堂的一个墙角。
墙角处摆有一张文案,一个靓丽妇人一手叉腰,大咧咧坐在文案上,另一只手拿着一支笔在白纸上勾勒什么,这大概就是碧绫庄的掌柜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