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日陈无尤没有在最后关头,及时感受到那“来自远古的呼唤”的话,按书上所记载的结局来看,应该会很是凄惨。
怪不得别人,因为一切的决定都是自己所做的,无论是当初来这昆仑炼气,还是选择在凝练气海时的“温故而知新”。
若是连那十之一二的风险都不愿承担,又遑论什么超凡脱俗,悟道修仙?
静静地,陈无尤做出了那个决定。
…………
山中无甲子,岁尽不知年。
此后的十几日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逝。
随着时间流逝,陈无尤下丹田的那小花生米气海,现在也近乎有了桃核般大小。
这让陈无尤很是欣慰,感觉这段时间没有白费。
小院里,除了二师兄偶尔来过几次布置任务,其他在昆仑的熟人来得则是更少。
大师兄自从上次的“书信事件”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当年陈无尤初上昆仑寒山时的轻松快乐,终究还是不复重来了,也许这就是大师兄所说的:“人越是长大,快乐就愈少,而也正是因为不能称心如意,人世才有意思。”
若是事事皆称心如意,得心应手,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在漫漫人生之路上,难道不正是一边踉跄前行,又一边重振旗鼓的吗?
也许大家都是这样的。
但住在陈无尤隔壁的小老虎苏冰洋,却不这么认为,如果她也是如此认为,也就不会连着让陈无尤吃两次闭门羹。
面对紧闭的房门,踉跄前行的陈无尤还有重振旗鼓的机会吗?
陈无尤用实际行为来代替言语回答。
先是苏门立雪般的闻鸡起舞,再是冰冰有礼般的画饼充饥,但最后都是望洋兴叹般的后悔莫及。
不过这毫无成效,几日后,小老虎的院门外也贴上了类似二师兄所制作的告示:
“陈无尤与狗不得入内。”
所幸小老虎不知道“大师兄与大师兄不得入内”的先例,不然与大师兄齐名,陈无尤会更难受。
我不难过!
陈无尤自己为自己打气。
他决定继续迎难而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纵是三顾虎穴又如何?这小老虎,我陈无尤真还就盯上了!
于是屡教不改地继续用着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化小老虎,而这次略有起色,至少二师兄都亲自来警告他,若是再“骚扰”小师妹,立刻修书一封寄给小醋坛子。
等来想要的结果的陈无尤如释重负,他望着隔壁小院那依稀可见的檐角,暗自念叨:
今后,我愿对她很好很好,以至她盲目地自以为可爱;我将对她说“请”,而不再指手画脚,如果做错了事,我将向她道歉。
可我却在心中不断地嘀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