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洪走远了,陆氏到不似刚才那病若西子的模样了。在女儿面前倒是没有隐藏,一双妙目之中透出精明干练。“这事你也猜了个大概吧。”端起茶杯,慢慢的抿了一口,又抬起手,拿着帕子沾了沾嘴角。透着一股不同于刚才的感觉。
娴颖到早是见怪不怪了,她知道在父亲面前母亲和平时有所不同。她皱了皱眉头,思索了一番,“荣齐应该是那早夭的二姨的孩子。”多的到没有说。
“嗯”陆氏应了一声。“都是陈年旧事了。”
“当年我与你父亲的婚事在前,一是因为你祖父和外祖父是同窗好友,两人早有做亲家的意思。二是当年太夫人还在,亲自去相看的我,才有了这桩姻缘。”
娴颖听着,不由插嘴:“不是父亲看好了您吗?我以为你们是两情相悦。”
陆氏被女儿的天真话语逗笑了,“拿来那么多情投意合,两情相悦。不仅我不是,你那两个婶婶也不是。”
娴颖显然没想到事情是这个样子的,特别是三叔和三婶。
陆氏接着道:“当年你外租和祖父同朝为官,都在翰林院。自然关系不一般,等到后来告老还乡也是好友。”
“你三叔被太夫人一手带大,自然感情深厚。周淅是个有想法的人,那时有许多的洋学堂,也有那些朝廷支持外出留学的。”
“你三叔想要出去看看,你祖父也支持,太夫人就是舍不得,也不好说什么。”
“先是两年,去了东洋。回来之后正好是十七岁,太夫人就想着先给他定个亲,过两三年正好成婚。”
“你三叔自是不肯,正好当时有一批人要去西洋求学。周淅便想跟着一起去,连手续都办好了。”
“却叫太夫人给拦下了,偏要定下一门亲事。就看好了你二姨,香玲。”
“因着我们都是自小相识,你三叔也没反对,默认下了。”
“就这样,两家都下聘了,没想到你二姨却和别人私奔了。”
陆氏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可把太夫人气坏了,着实病了一场。周淅等太夫人病好,就去了西洋,直到五年后才回来。”
“那二姨私奔,外租怎么没去找她?”娴颖不解。
“你外祖父那人十分好面子,出了这种事自然是面上无光。至于去没去找,我也不知道。当时我正怀着你,你父亲怕我动了胎气也一直瞒着我。”陆氏叹了口气。
“还是你外祖母去世之前,放心不下她这个小女儿,才告诉我的。”
娴颖倒是不知里面还有这种隐情。还牵扯到了三叔周淅,看当年三叔并没有反对这亲事,而是选择了默认,应该也是有几分喜欢陆香玲的吧!不过如今倒是只能感慨一声造化弄人,那荣齐明显是对宜宁妹妹有想法。倒真是不由感叹缘分。
“那母亲的意思呢?”娴颖问道。
陆氏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说:“还是等你舅舅来了之后再做打算吧!”
娴颖也觉得只能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