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余生圆满小和尚(2 / 2)青山南首页

“亲家,你说这俩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呢!孤男寡女,花前月下,光看月亮,倒是拉拉手啊!想当年我追萍儿的时候……”刚说到这就被美妇人狠狠掐了一下膀子,吴叔赤着脸扭头对美妇人说:“雪花就不是花了?!”美妇人轻轻扶住额头,摇头叹息,自家汉子完全没有领悟自己为什么掐他……

“我会活着回来的!”子房打破寂静转头对小鱼儿说。小鱼儿抽了抽鼻子,眼泪汪汪。子房把兽皮衣解下盖在小鱼儿身上。

“放心,等我回来,那时我有句话要说给你听。”子房眼中仿佛噙着一流溪水,清澈照人。

说完子房就抱起小鱼儿掠下了屋檐,拍了拍她的脑袋,转身走去。

第二天,子房起了个大早,只和刘奶奶告了别,顺道把李学士家的烂木门修正了,李学士不在家不知道去哪了,但留下一副字画让子房带走。然后和青牛自言自语了一会,就拉着牛车出了山口,一路上子房苦笑不得,部族里的人不知何时把牛车填满了,小半车熟肉干粮泉水,一些日常用品,还有魏老夫子的一篮子丹药,李学士十几幅字画……不过这都是部族的心意,子房断断不敢丢了。

在山道口,大师弟拄枪站在那,等着小师兄,脑袋上积了一蓬白雪,站成了个雪人。

大师弟提气掠过来,帮子房拉起车,子房不矫情,抄着袖子在一旁走。

“师父他老人家说他就不来了。”

“嗯。”

“他说他怕伤感,老人家最见不得离别。”

“他让我把这个给你。”大师弟递过来一张竹块绑成的甲面。

子房揉了揉眼接过甲面,抖了抖肩上的雪花,今天穿起了刘奶奶重新为子房购买的新衣裳。

“小师兄,外面凶险,走之前我们三击掌为誓!”

大师弟把车子拉倒山道口,停下脚步,举起右手。

子房笑着也举起右手。

曰:

击掌有三:

不辱师名!

不负江湖!

此行必还!

子房感觉手心里腾起热气,也不再畏惧寒冷,拉起牛车,对大师弟说:

“好生照顾师父,等我回来!”

说完再不回头,大步而去。

大师弟依旧拄着枪,站在山道口,直到站成个雪人。

子房走了百里地,在黑虎死去的地方见到一个小和尚,反穿着袈裟,拘了一捧雪洗脸,憨态可掬。

子房拉着车子走到小和尚面前,才见这小和尚气质非常,气机圆润连绵。小和尚抬头施了一礼,子房向来不反感佛教,也像模像样还了一礼。

“小师父有礼了,在下徐轩徐子房,不知小师父法号?”

“徐施主,我法号圆满。”小和尚揉了揉冻的通红的脸颊,朗声道。

子房眉毛一跳,暗道好大的口气,不成佛陀谁人敢叫圆满?!

圆满乃是禅宗密宗佛宗共同承认的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境。指十八圆满或十八具足;谓诸佛所受用之国土,具足十八种功德事,即: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等,凡夫俗子敢称圆满也就罢了,僧人敢称圆满那么业报恐怕极为可怕!

“那在下斗胆问问圆满小师父俗名?”

问不曾还俗的僧人俗名是大不敬,但子房好奇心重,还是问了。

“我俗名余生。”小和尚嘟着婴儿肥的笑脸,无怒态。

余生圆满……子房倒吸一口凉气,仔细打量着这个小和尚,这小和尚只是笑意盈盈的看着子房。

“那为何你自称‘我’却不是‘贫僧’?”

小和尚面露囧态,讷讷的说:

“师父不许,说我若是自称贫僧,那么天下僧人便做不得僧人。只准我自称我”

徐子房扶额呻吟,这哪来的和尚,口气大的能吞下半个南老山!半晌子房才没好气的问:

“小师父怎么独自在这?”

那小和尚挠了挠光头,颓丧着脸,指了指鼻子说:“我闻着味来的,闭关的时候我师父死去了,现在出了关,寻师父的遗物,一路跟到了这里。可是我闻着施主身上似乎有师父遗物的味道。”

子房先是想到僧人死了不是该说登极乐世界么?又突兀的想到那串佛珠,心生不妙。

当即一拍剑匣,山雀在手,一剑拍在小和尚脑袋上,传来“锵”的一声!

“我不能让你去!”子房心中有苦说不出,这和尚脑袋贼硬,震的手臂发麻,若是捉对厮杀自己怕不是对手。大师弟也真是,杀和尚做甚!

但是徐子房还是出手准备拦下这个要去寻大师弟麻烦的奇怪僧人。

“敢问施主为何拦我?”小和尚也不恼,双手合十,奇怪的问。

“你师父的遗物在我师弟手里,我断断不能让你去欺负我的师弟,而且我的师父喜怒无常,万一出手伤了你,岂不做了砍树撅根的勾当!”

子房一心护大师弟,也不愿让这个小和尚白白赴死。

“施主误会了,你的师弟并非杀我师之人,那人这会正在几千里之外呢,我寻师父遗物也只是有几句话想对已故的师父说,师父死时连肉身都没有留下,我只能来找遗物了。况且我师父死之前已经说了死也死,罢也罢,恩怨已了,我不是寻仇的。”

小和尚轻声道,念了声阿弥陀佛。

子房这才收回山雀,从腰间解下竹剑给小和尚:

“即便如此,你这么去也会被我那脾气不好的师父打出来,你拿着这个去就没事了。”

小和尚躬身道谢,一敛袖子收下竹剑就要走,忽然站住脚步,在袖子里掏了半晌掏出一个小木盒:

“我观施主身体有些异样,若有哪天觉得气机躁动,血脉如同滚浆,就服下这枚丹药。”

说完小和尚一蹬地消失在风雪里,子房望着远处,低声道:

“小小年纪,最差也是二品五甲子境界。”

低头一看,木盒上有三字:

小周天

………………………………………………

作者:

江南曾说,当一个人准备好写一个故事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即使是作者本人倾其全力也只能拖延那个结局,而不能改变。我写这本书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构思了很久,我知道这个故事结尾必然以悲剧的形式。所以自我开始写第一个字的时候,所有的人物脉络,情节构思就已经完成,哪个人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死去,在我心中已成沟壑。

可就是这个故事,我下手篡改了它的结局。

因为这个女子。

他们本不该有告别,

这个女子也活不到再见他一面,

但是对不起,

我改了结局,

就算故事偏离了轨道也在所不惜,小子年少,情太狂,看不得就连结局也要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