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御景城先是追封了文宁宣的生母宋氏为皇贵妃,谥号等待礼部拟定,正式宣布文宁宣将立为太子,册立的一应事宜着礼部加紧准备。
一下子,礼部的人员忙成狗。
太子的册封典礼极为隆重,似乎是为了补偿文宁宣,一应规格用度都是大御历年来册立太子之首。
这也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御景城对新册立的太子的喜爱看重。
册立为太子之后,文宁宣的名字也正式更名为御宁宣,上了玉牒,祭了宗庙。
期间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说他和现在的忠勇侯府世子文煜互换了的事情,不少人在这上面指责他不孝,只顾着享受荣华富贵,不顾生母,全然不管那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生母的存在。
不过很快,宋家村的人就出现了,他们都成为了御宁宣为宋氏曾经守孝的证人。
御宁宣有没有为生母尽孝,他们最有资格发言了。
众口一词,他们都对御宁宣称赞不已,没有任何一个人说文宁宣的坏话,甚至周围的村子,提起御宁宣都赞不绝口。
流言不攻而破,短暂的出现甚至连朵浪花都没翻出来。
还有人不死心,想要攻讦御宁宣,想把他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但是却遭到了几乎整个天下的普通百姓和学子的敌视。
无他,御宁宣在民间和学子间的名声实在太好了,这是他这六年在民间的生活和五年的游学带给他的最大收获。
众望所归。
忠勇侯府
“娘,太子真的很了不起。”文煜脸上满是敬佩对着游岚感慨。
距离太子的正式册立已经快半年过去了,这半年的时间里,足以让朝野上下见识到了太子的手段。
无论是流言蜚语还是阴谋阳谋,都无法算计到他,手段之老辣,那人不敢相信太子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郎。
显然,太子的出现并非偶然,只皇上早就找回来培养的,一直捂着,就等着给他们一个惊喜呢。
这个惊喜,也不辜负御景城的希望,惊吓到了几乎所有的朝臣。
因为经过了几年批注奏章,御宁宣对每一个朝臣都很熟悉,这也就导致了那些朝臣的手段不但能被他轻松破解,还能游刃有余的反击,让每个算计他的人叫苦不迭。
这天家父子,行事作风简直有如覆辙,都专挑人七寸下手。
这半年的时间,在御景城和御宁宣父子二人联手下,朝野上下史无前例的清明安宁,人人自危不已哪里还顾得上挑事啊,一个个生怕被这父子两盯上,上下效率都提高了几个百分点。
作为和御宁宣牵扯甚深的人,文煜哪怕不需要刻意去听去看,就有无数的消息往他眼前摆,往他耳朵里钻,容不得他拒绝。
好在,经过母亲这么多年的教诲,他已经能对一切关于御宁宣的消息都淡然处之了。
不过,淡然处之没错,但是这不妨碍他敬佩御宁宣,两人一样的年纪,御宁宣能做到如此地步,真的不得不让人由衷的钦佩。
但是,他也只是钦佩敬慕罢了,他并不嫉妒。
这些年,他不但看到了御宁宣的优秀,因为母亲这条纽带,他也看到了御宁宣所付出的一切。
御宁宣能有今日,皆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羡慕嫉妒不来。
文煜很清楚,若是把自己放在御宁宣那个位置上,他根本做不来御宁宣现在能做到的万一。
真的太难了,尤其是权术政务,这些都是他的死穴,哪怕他拼命去学也学不会。
游岚看到儿子满眼的坦荡和清明,笑道:“你也不差啊,娘觉得日后你的功绩定然不亚于太子呢。”
说到自己,文煜立刻就脸红了,连忙摆手,“娘你就别说笑了,我做的不过是一些小事,哪里能比得上太子,我真比不上他。”
越说,文煜越是肯定,他渐渐褪去脸上的羞窘,正色道:“娘,你现在已经不需要担心我心态失衡了,儿子已经长大了,很明确自己的定位,儿子不会和太子比,儿子是真心钦佩于他的。”
说到最后,文煜都有些无奈了。
他不傻,能感觉得出来,这些年,母亲一直生怕他因为和太子身份互换的事情内心失衡。
他知道母亲是好意,但是现在,母亲真的不需要这样担心了,他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初入侯府的乡野小子。
这六年,太子在成长,他也在成长。
或许六年前的他会被那些流言蜚语所伤到,但是现在,他的内心已经十分的强大,足以面对任何的言论都一笑而过。
他真的长大了,他能明善恶,能断是非,可母亲,有时候却还当他是当年那个刚入侯府畏畏缩缩的乡野小子。
这让文煜每每都很无奈,但是也很感动。
他知道,母亲是因为真心疼爱他,才怕他受到伤害。全本qb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