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昌四年,武泰元年公元528年戊申六月,青州北海位于今山东潍坊市昌乐县东南。
一个名叫邢杲的主簿在河北纠集了十万多流民宣布在北海起义,并且自称汉王,改元天统。
邢杲不同于之前六镇的镇民起义,邢杲在河北河间地区的名声还是比较响亮的,因为本身他就是当地知名的大姓,所以在当地,邢杲的呼应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由于之前六镇破六韩拔陵的起义被镇压之后,很多的投降士兵被朝廷安置在了河北的冀州,定州和瀛州地区,导致河北地区出现了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吃饭问题。
由于本身朝廷就没有考虑周全,导致投降的降户进入河北这三个州之后,和当地的百姓抢饭吃,进而,间接催生了造反的问题。
邢杲就是在这种社会问题日益尖锐化的情况下脱颖而出的。
“不想追求富贵的主簿不是好的造反者。”这是邢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既然有人造反了,那按照惯例,朝廷肯定得派人去剿灭。
六月二十一日,北魏朝廷正式任命了一个猛人前去征剿邢杲。
这个人名叫李树仁。
在魏书和北史中均有此人的传记,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依稀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实力。
“骁健有武力”。
李树仁当时被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兼仪同三司。
之前已经科普过车骑大将军,其实就相当于是装甲部队的司令员,而仪同三司就比较牛了。它是仅次于三公太尉,司空,司徒的一个官职,待遇却和三公相等。而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仪同三司有实际权力,而且还很高,而到了隋唐之后,这个官职渐渐被并入了文官行列,失去了实际的大权,渐渐成为了一个身份的象征。
虽然仪同三司并没有三公有吸引力,但是却让很多追求仕途梦想的官员有了很多希望,所以在魏晋时期,能够做到仪同三司官职的官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当牛的。
李树仁在接受了如此大的封赏之后,也是有些诚惶诚恐,当即向皇帝表决心。说什么,我一定不辱使命,保证完成任务之类的豪言壮语。
当时皇帝也是对这个猛人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可是令皇帝想也想不到的是,这个平日里看着武艺惊人的猛人,在征讨邢杲的过程中,并没有期望中那样强大。
在出兵淮南的过程中,李叔仁的部队被邢杲击溃。而朝廷得知猛人李叔仁失败的消息后,也是相当的生气,当即罢免了李叔仁的官职。
而事实证明,个人的武艺再高,不会带兵打仗,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面对气焰嚣张的邢杲,朝廷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个合适的人来接手这个任务。
就在皇帝惆怅的时候,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到了洛阳。
河北贼匪首领葛荣被元天穆和尔朱荣活抓,河北葛荣起义宣告失败。
这时的皇帝才反应过来。
“元天穆这个北魏宗室把葛荣这么大的造反势力都给灭了,再灭一个邢杲,肯定也不是难事。干嘛不继续用他呢?”
虽然元天穆是北魏的宗室,但是由于和尔朱荣走的比较近,所以皇帝对他其实并不是很待见。
但在这种关键时候,也顾不上那么多个人恩怨了,能用就拿过来用。
当时正在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元天穆,还没有好好回家休整,就接到了朝廷新的任命状。
十一月二十五日,元天穆被朝廷任命为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同时还给了他个特殊待遇。
世袭并州刺史。
也就是意味着元天穆一旦征讨成功,那么他的子孙后代完全可以受到他功劳的荫庇,当然前提是只要北魏这个国家还存在。
元天穆一看朝廷这么看得起自己,也是很高兴,想也没想就决定立马出发。
皇帝之所以愿意让元天穆世袭,并不是看在他立功劳的份儿上,而是为了调动元天穆的积极性,让他给朝廷卖命,当然,成功之后,这个世袭的权利是不是有效,最终的解释权还是属于朝廷。
元天穆这样忠心可疑的人得用,而那些给朝廷卖命的人同样也得用。在征讨邢杲的问题上,皇帝把元天穆放在了重要的位子上,同时也征调回来了一个牛人。
这个人名叫于晖。
于晖,字宣明,鲜卑族人,北魏外戚于拔的孙子。
当时的于晖正在外面帮着北魏朝廷“挽留”一位故人。
这个人,就是当年的射死莫折天生的少年英雄羊侃。
由于羊侃的父亲有心想要南归,所以羊侃为了完成父亲的这个愿望,打算向南投奔南梁。当时朝廷得知羊侃想要投奔南梁,心中也是有些不舍,毕竟这么厉害个人物要是成了自己的对手,那可是有点不太好招架。
所以,当时北魏的孝庄帝为了挽留这个故人,开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加封羊侃担任骠骑大将军,司徒,泰山郡公,并且永久世袭兖州刺史官位。
按理来说,这样的厚利已经是对羊侃能力最大的肯定了,而且做到这个份上,皇帝基本上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一面是对朝廷的忠,一面是父亲的孝,羊侃有点犯难。
在踌躇了很久之后,羊侃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
他要全孝而背忠,投奔南梁。
所以羊侃想也没想就把孝庄帝的来使斩了,并且宣布率众归附南梁。
当时听闻羊侃造反,最先站出来打他的就是他的堂兄羊敦。
羊敦,字元礼,泰山锯平人,羊侃的堂兄。
不同于羊侃舍弃忠义,成全孝道的做法,羊敦对于朝廷那可以说绝对是忠心耿耿,所以听闻羊侃南归的想法之后,羊敦占据兖州城,拼死阻止羊侃南归。
羊侃眼见自己这个堂兄如此不依不饶,便决定带兵拿下兖州,然后南奔梁朝,却不料羊敦的防御非常的顽强,搞得羊侃只好修筑起防御工事来,想困死自己的这个堂兄。
在南归的问题上,羊侃是不在乎什么仁义的,哪怕是对同族下手。
朝廷眼见羊侃去意已决,便决定要把羊侃提前解决掉。鲜xian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