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伏威一样,辅公祏的出身也不算是特别的好,基本上也就比杜伏威这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懒汉稍微强点。
辅公祏比杜伏威大,所以很多时候一直拿杜伏威当个小弟来照顾。
后来因为偷了姑姑家的羊,被姑姑报案缉拿之后,辅公祏便开始了自己和杜伏威的造反生活。
虽然他的年龄比杜伏威大,但是社会阅历和其他社交方面的能力却不如杜伏威。
或许有些东西本就是天生的,后天再怎么学也是学不来的。
跟着杜伏威混,辅公祏也没有想过要仗着自己岁数大干一些倚老卖老的事情,相反,他觉得杜伏威确实是比自己厉害,自己愿意安心地在杜伏威手底下当“小弟”。
杜伏威进入淮南坐稳老大的位子之后,也赏给了辅公祏一个老二长史的位子当,再加上之前过命的刎颈交情,杜伏威更是让自己的三十多个干儿子尊称辅公祏为伯公。
杜伏威刚刚带着自己的造反部队创业起家的时候,还是很看重和照顾自己这个大哥的,而辅公祏也很乐意帮助杜伏威建立更多的功勋和业绩。
杜伏威指东,辅公祏就去东,杜伏威指西,辅公祏就去西,此刻的他,对于杜伏威是没有任何怨言和意见的,因为他觉得,杜伏威刚刚创业起家,等到稳定了以后,日子肯定会过的比现在好,而自己也能够跟着杜伏威过上好日子。
辅公祏的想法是没有错的,杜伏威在淮南开脱自己的地盘也没有错。
可错就错在,任何坚固的友谊在利益这两个字的面前,全都会变得没有任何的价值,甚至于没有任何的意义。
杜伏威在淮南做大之后,上表杨侗,被杨侗封为东南道行台和楚王,可是费心费力在杜伏威背后打下手的辅公祏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不免让辅公祏有些心生低落。
“算了,算了,如今淮南这么大的地盘本就是杜老弟努力挣来的,我不过就是个帮手,就算是捞好处,也轮不到我,只要杜老弟捞着了,还愁我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吗?”
辅公祏是这样安慰自己的,他觉得杜伏威有了,自然以后自己也会有。
果不其然,后来杜伏威归顺李唐,又加封了一大堆官职和荣耀,辅公也跟着沾了光,被李渊封了个淮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并且还加封了一个舒国公的爵位。
“行了,行了,这不是混的也挺不错的嘛。”
可是虽然嘴上这么说,辅公祏的心里却并不是这么想的,其实他还是很想在杜伏威的手底下干出点实际业绩,不然,老是靠着这种兄弟交情在部队里过日子,混饭吃,也不是个事儿。
辅公祏决定要积极为自己的利益争取表现机会。恰逢当时杜伏威正在谋算李子通,准备要和李子通干一场,辅公祏便瞅准时机,向杜伏威套近乎。
“杜贤弟,如今李子通已经尾大不掉之势,而目下贤弟又有攻取李子通之意,倒不如为兄率一支精锐与李子通一决胜负,你看意下如何?”辅公祏向杜伏威建议道。
杜伏威思量了很久,说道:“大哥,李子通非等闲之辈,若此次出兵征讨,大哥有个什么闪失,到时候小弟怕是会懊悔终生。依我看来,还是另选他人去比较合适,大哥还是安心坐守大本营,替小弟守好这份家业吧。”
辅公祏听杜伏威的话,表面上是怕自己有什么闪失,可细细往深处想想,他又觉得这话有点挖苦自己。
在杜伏威看来,辅公祏虽然是个大哥,但是没什么真材实料,如果出去打不赢李子通也就算了,到时候别再给自己丢了人,让李子通落下笑柄,那可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杜伏威还是决定不用辅公祏。
可辅公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去请缨攻打李子通,所以,杜伏威规劝再三还是碍于大哥这个尊卑之别,勉强答应了辅公祏的要求,同意他带兵出战。
答应是答应了,但是杜伏威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还得派自己的干儿子王雄诞和辅公祏一起出战,以确保万无一失。
辅公祏带着杜伏威给的千人部队,兴致勃勃的就去讨伐李子通了,并且,为了体现自己的战斗水准,辅公祏还下令,让士兵作战的时候,不许后退,只许前进,如果有人胆敢后退一步,那么就就地解决。
在这个严厉的条件规定之下,辅公祏顺利的在第一次和李子通交手的过程中挫败了对方,这也让辅公祏尝到了些许甜头。
可是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辅公祏太过于急功近利,被李子通反将了一军,结果搞得辅公祏也不敢继续前进作战。
自己又不敢打,又不许别人带兵出去打,这就让自己的部队非常的被动。
好在王雄诞并没有听辅公祏的话,而是趁着夜色出去偷袭了李子通,这才给部队解了围。
回去之后的辅公祏便再没有受到杜伏威的重用,杜伏威也实在是不敢再用自己这个大哥了。
辅公祏也隐隐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杜伏威这个自己曾经和自己无话不说,甚至是什么玩笑都能开的兄弟,现在已经开始渐渐疏远自己,甚至于对自己还特别的防范。第六书吧6shu8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