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章得象打破南人不为相的祖制,章氏就在南人之中有着巨大的声望。
哪个南人不感激章得象,当然章得象也要感恩南人官员为其得相位而作出的努力。
如今朝中三章已经颇具气象,得中状元的章衡判太常寺,知审官西院。
章惇任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兼详定编修三司令式,及诸司库务岁计条例,参与制定财政机构的法规,是为新法干将。
而章楶此时是为成都路转运使,也是一方大员。
此时任孜笑道:“原来是章五郎来了!”
既然是任孜认识的章五郎,那么必是章楶的儿子无疑。
年轻的章綖十分有风度的笑道:“章五郎不请自来,还请王学士,诸位大人莫要见怪呀!”
不得不说,世家子的一举一动都是颇具风韵。特别是章氏,无论是章得象还是章惇章楶章衡,个个都是相貌俊美之人。
作为章楶的儿子,章綖无论是相貌还是风度,都是上上之选。
王韶笑道:“都说福建浦城为一章,章氏豪富,果然不同凡响!”
章氏确实豪富,章得象好赌,曾在汴京与杨亿等人多次夜战,一晚输钱三十万钱都面不改色。
章綖笑道:“若为自己,章氏无钱。若为天下计,章氏义不容辞!”
到底是士族出身,章綖的一番话赢得了比王梓种谊更多的的赞誉,直接就抢了王梓种谊这熙河双秀的风头。
王梓倒是不介意章綖抢了自己的风头,称赞道:“章五郎真乃大宋英杰,王某佩服呀!
若说这水泥乃是利国利民之物,那么疏通河道开凿水渠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熙河路除了保证养牛羊马匹的草地之外,还有不少被番民糟蹋的田地。
若是我们可以出钱雇工重新疏通河渠,那么熙河路必然更加兴盛。
除却沟通河渠之外,重新打通熙河路与成都路之间的联系也迫在眉睫,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支持啊!”
王梓的话音一落,章綖顿时就尴尬了。章綖不是蠢人,之所以出资购买水泥生产设备,是因为章綖看中了其中的商机。
若是能够以水泥砖石代替土木结构,那么房子不仅可以防火,还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整个浦城需要多少水泥,福建路需要多少水泥,而整个江南走需要多少水泥。
这些都是商机,不过作为读书人,当然不能直接言利,都得借为国为民之名。
章綖被王梓一句话逼上了梁山,只得勉强一笑道:“王将军说的不错,无论是开挖河渠还是铺设道路都需要大量的钱财。既然如此,我章家可以资助熙河路一二!”
“不知这一二到底是多少?”
章綖终于不耐烦了,“我个人先出十贯,至于章家等回去再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