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诸葛亮,不管带兵多少前来,都是等于白白增加刘焉的兵力,毕竟,没人会相信诸葛亮能真正地统领兵马,指挥作战。刘焉希望诸葛亮带来的人,多多益善。
“恩师日食三斗,身体康健,一切皆好,多谢太守大人挂念。在下此次共率领泰山郡二千人,皆清一色轻骑兵,目前正驻扎在涿县城外三十里处,恳请太守大人放开城门,让我泰平军进驻涿县,也好加强操练,略筹补给。”
诸葛亮知道要把泰平军在刘焉和邹靖眼前亮亮相,以免他日立下战功,却口说无凭。于是,请求刘焉将泰平军放进涿县,也好减少在野外,粮草的消耗。
“这是自然。贤侄远道前来相助,岂有让友军驻扎在城外,露宿荒野的道理。贤侄待会儿即可领兵进城,一切所需皆由邹校尉操办供给,不得有误。”
涿县又不缺少粮草,现在只愁贼军势大,难以抵挡。所以放诸葛亮进城,还能帮忙守军,何乐而不为。刘焉不止同意诸葛亮的请求,还要求邹靖要将诸葛亮军队的消耗也给安排妥当了。
诸葛亮连连答谢,邹靖也忙出列领命应诺。诸葛亮见已无他事,便行了一礼后,退步站立,眼观鼻,鼻观心。
“拜见太守大人,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原是汉室宗亲,曾师从卢植、郑玄,见涿县放榜招募军兵应敌,故而聚集乡勇五百余人,皆持军器,人手一马,前来报名投军,讨逆诛叛,以效国恩,还望太守大人能收为帐下,留待军用。”
刘备也将家底亮给刘焉看,论出身,刘备说实话,比很多人都高了,溯源可到汉室宗亲,又师从大儒卢植、郑玄,可见刘备的简历,令人眼前一亮。
刘焉见刘备长相异于常人,眉目之间有一股英气,不由来了兴趣。刘焉素来喜欢保持实力,又有心蓄养势力,对于诸葛亮率军前来,虽然高兴,却知道只是暂时的,无法引为己用,友军待战事一了,还是会离去。
但刘备带来的兵马不同,这是土生土长的涿县兵马,刘焉觉得容易吸收成为自己的羽翼。听到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刘焉更是笑了,论汉室宗亲,难道还比得过身为幽州太守的刘焉么。
“竟是刘氏同宗,不知玄德出自哪一支哪一脉?”刘焉见刘备的年岁大概二三十岁,也就好奇,问刘备的祖先是谁,既是汉室宗亲,那自然是大有来头的。
“回太守,备乃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先祖因缘际会,曾留下一脉于涿郡涿县。”
刘备说得头头道道,生怕刘焉去翻老黄历,揭刘备的老底。毕竟,刘氏自汉高祖刘邦奠定大汉朝之后,子孙何其千万也。
“哈哈,那理应称玄德一声侄子。幽州得玄德侄子相助,如虎添翼,我心无忧也,如鱼得水,破贼可期也。”
刘焉十分高兴,直接认刘备为侄子,反正刘焉对于表扬人,这种不需要掏钱,不需要损兵的行为,向来是乐见其成,得心应手。
刘焉直接将诸葛亮和刘备都认为侄辈,一个贤侄,一个亲侄。这一认,涿县的安危稳稳了,算是超值。
刘备,字玄德。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刘焉,字君郎。汉景帝第四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
刘备和刘焉互认为叔侄,大为亲昵。
自此,刘备算是在乱世之中,谋得了第一个名份。
落叶归根,认祖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