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怪不得会提前通知我们注意仪表呢。”
李明时没出现,学生们一些看着书,一些聊着天,还有一些刷着手机,整个礼堂里显得有些哄闹。突然间,整个礼堂安静了下来,原来是李明时和几位教授出现在了门口。
因为是第一堂课,除了郑云松之外,还有几位经管学院的老师也来旁听,一来是学术交流,二来也是替李明时把把关。李明时先把几位老师安排到预留的第一排的座位坐下,才转身走上讲台。
把准备好的资料放好,用手拍了拍麦克风,见声音没有问题,向站在台下的杨青青点头示意之后,李明时看了看四周的学生,深吸了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
“我稍微看了一下,今天的座位好像坐的很满,我想大概是没有必要点名了吧?没来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一下吗?”
“哈哈”
不少的同学一下笑出了声。
“好吧,没有人举手,那就是都到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正式开始今天的课程。对了,首先还是得介绍一下我自己。”
李明时按了一下控制器,自己准备好的资料投影到大屏幕上。
“我叫李明时,上课的时候我比较喜欢你们叫我李老师,课后你们可以叫我明时哥或者明时欧巴都没有问题。话说,研究生的话我不清楚,但是今天是给本科生开的课,应该没有年纪比我大的吧?有的话请举一下手。”
没想到,还真有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好吧,想不到还真,不过我也应该算你们的前辈,我建议我们课后平辈论交吧,毕竟还是得给我留一点面子嘛。”
学生们又笑。
“虽然说是公共课,对你们的专业评价不会有太多影响,但是既然我开设了这门课,但是我还是得给大家定一些规矩。常规的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我个人的一些规矩吧。”
“第一,我不会每堂课后留作业,我只会给你们一些参考的书目,请你们课后自行阅读。”
“第二,我不会出试卷,我只喜欢看文章。所以这堂课的成绩是平时的出勤分加上你们交给我的论文的分数,当然你们课堂上积极参与的分数我也会考虑的。”
“第三,欢迎大家积极提意见,只要觉得我讲的不好,可以随时打断我,课后只要我还在也可以随时找我交流。”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希望大家专注于学术上,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可以在其他的场合讨论。”
约法三章过后,李明时向负责录制的工作人员示意可以开始了。摄影机红灯亮起,意味着录制已经开始。李明时拍了拍手,走到讲台中央,看着几百名学生,拿出了一款银白色的手机。
“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我手里这个东西是什么?”
“手机!”
“当然是手机,这个手机是苹果的,有谁用过苹果的手机吗?”
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这也在李明时的意料之中。这个时候的苹果还不是未来的那个手机产业霸主,对于苹果来说,这个时候的主业还是电脑。
“手机,我想现场的同学们没有的人应该屈指可数吧。根据韩国产业部去年发布的调查,韩国人均拥有的手机数量已经超过08部,2040岁的人群人均手拥有量更是超过15部。可以说手机正在成为每个人必要的工具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
说完,将手里的苹果手机翻了翻,继续说道:
“不过,我想很多人并不能理解,手机的普及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二十年,带给世界变革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是信息化革命,其核心就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工具和由计算机组合构成信息网络。”
“计算机是工具,将我们所知道的许多人力工作转变为简单的机械操作。而网络则是一个新兴的空间,一个既与现实密切相连,又完全不同的独立空间。而手机的普及,势必进一步将网络的力量拓展开来。”
“请各位同学想一想,如果有一天,你们在电脑上能做的事情,手机都可以帮你解决。你可以随时拿出手机看视频,玩儿游戏,和朋友聊天,处理工作,请问你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随着李明时按下控制键,屏幕上出现了几张图片,用手机处理文件的人,躺在床上打游戏的人,坐在沙发上和朋友视频聊天的人,以及在路上看着手机的人。
“电子设备移动化、智能化、小型化是未来趋势,根据预测不出十年这种智能化的手机就会完全替代老一代的手机。而这种未来对我们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屏幕上的图片换成了一张人脸,一半是现实中的样子,另一半则是由虚拟形象所构成的样子。
“网络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将会催生更多网络化的人格和组织。所以,对于网络中的文化环境,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去管理,则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也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主要内容,网络文化管理。”
镜头切换,李明时开始向学生们展示网络文化管理的八个主题,分别是:网络环境与现实的区别、网络文化的历史进程、网络中的个人、网络中的组织、网络文化的特性、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管理、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
看着李明时在台上舌绽莲花,郑云松也在台下暗自点头,他倒不是担心李明时的水平,不过李明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可能发挥不出自己的实力,不过现在看来倒是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