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京都受皇恩,桑梓恩百姓(2 / 2)摆平世界首页

“不知这一顿饭菜值多少银子啊!”

“古人云,皇上一席饭,百姓十年粮。肯定不菲!”麻婆婆揣测道。

说着,社先生面生忧伤。大河问道:

“如今我们见了天子,也得了赏赐,向后日子有好过的了,舅舅还有甚忧虑?”

社先生长长吐了口气道:

“如今皇上给我们身上加了道光环,言行举止,理事做人都不比先前了。可是我们是布衣粗食的百姓,带着光环不自在,所以才心生忧伤。”

“我们不发光,和先前一样,谁还奈何我们?”大河道。

芥子接话道:

“姐姐说的对,我还是须弥芥子,不是翦恙童子,姐姐还是大河,不是兰石姑娘,舅舅还中社先生,不是普谕先生,奶奶还是麻婆婆,不是慈懿婆婆。我们就做南方的橘,不去做北的枳,岂不永远甘甜!”

大家说笑着,不几日,就荣归故里。

众乡亲闻得社先生一家觐见回来了,攘攘营营聚了个满院。

二狗看到赦免的诏告,也回来了,众人七嘴八舌问皇上的长象容颜,宫殿的构筑光辉,一路上的见闻奇趣。芥子说得妙趣横生,听得众人眉眼开花。

末了,社先生将银两、而匹、精米给众乡亲各散发了些,大家乐而忘返,嚷嚷道:

“芥子给我们捡回了一条命,这回又叨光了,也能穿一件罗绸衣裳,吃一顿皇家饭了!”

这时芥子脑海里一颗星又闪了一下,顿生一个臆念:把那皇家豪奢的金银,如有一念力能搬来,分发给穷苦人,必将是一件爽心快事!

所剩银两,麻婆婆置备纺车、织布机,与大河重操纺织旧业。

社先生见大河一心想干这些粗活,便劝道:

“你喜欢医道,也有行医的潜能,就给你开个医药行当,一来应了你的嗜好,二则更能济世惠民。”

大河道:

“我哥开着益寿堂,我不能与他争饭吃。他们屡屡加害于芥子,就在于此。”

社先生开了学堂,学生比先前更多。芥子以念书为重,兼作弹棉绩麻,一家人进入了贫民生活,日子过的其乐融融。

且说大山外逃半年,耗尽了银两。益寿堂重振业务后,掣襟露肘,缺医少药,营生不见起色。

这天,上官来瑛对着大山气冲冲道:

“你说你娘咋生出这么两个货色,大河还是你妹妹吗?朝廷赏了官银,撒了一路,都能给不相干的的人。她能在益寿堂拿银两,眼下益寿堂有难处,怎么没记忆了哩?你真是个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去找她理论哩?”

大山道:

“当初我爹把益寿堂交给我和大河,她从中只得了50两银子。眼下有困难,是我们虚耗所致,能怪大河吗?”

上官来瑛听了更不依了,骂道:

“你就会护着短,她赈灾救民,还不是借了益寿堂的光,那些药都哪儿去了?照这么说,是我的不是了,你也不思想思想,我爹搭进去的钱还少吗?”

“你爹的银子,那是借的,向后要还上的,你还想白了不成?”

“啧啧啧啧!如此开展下去,再不搭上些进去就洪福哩。你拿啥还,还你娘个脚后跟,还在猴年还是马月?”

正说着,大河拿着一匹绸罗,一升白米来了。

“哎哟!姑奶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这受了皇上封赏的人儿,就是不同,我们这鸡窝里,凤凰那有地儿落架?”上官来瑛妖声怪气道。

大河没有搭理,对大山道:

“哥,你们出去,定是损耗了不少银两,瘟疫灾害期,也费用了益寿堂不少药材。这50两银子,权且拿去,先盘活着。你先别性急,慢慢会开展起来的。”大河说着,掏出一包银子来。

“看看看!我还说来,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娘生血脉通,总归是自家姑姑!”上官来瑛笑着迎上去接了银子。

大河又打开布包,拿出一卷罗绸,对上官来瑛道:

“嫂子,这一段儿绫罗,给你做件长裙足够,找裁缝做了,你穿上肯定好看。”说着又将一袋精米递过来,“这是朝廷贡米,不多,给你们尝个鲜。”

“哎哟哟,这绸子摸上去,如婴孩儿屁股般光滑,我此生是哪儿来的造化,敢穿上这等衣裳!”说着,又从袋子里抓起一把米,捻了捻,“呀!这那里是米呀,简直是珍珠,我等糙牙粗口的,怎吃得下去呀?”

大山拉着大河手道:

“大河,你还是回家来吧,你看益寿堂缺医少药的,你的医术又比我的好,爹爹去的时候也交待过,让我们把益寿堂发展下去,你就回来吧?”

“对呀!对呀!回来吧大河,我这些日子还催你哥哥,把你找回来,你说这一家人,你孤身在外,我们岂可安心啊!”上官来银说着,就摸起鳄鱼眼泪来。

大河道:

“谁说我孤身一人呢,我还有芥子,我们过的好好的。我已经放弃了从医,现在学织布哩!”

说着,柳妈进来了,看着大河道:

“呀!小姐回来了,你这一去,让我们好想。”说着,看着那绫罗,精米,又是惊叹又是寒暄。

“我家小姐真福大命大,都是见天子的人了,连我们做下人的脸上也有光了!”

大河又和大家说了一阵闲话,便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