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正绫让汉军士兵们把毛笔拿起来,“基本的概念讲完了。我出一个语流,你们先把那个它写下,可以用汉字写,但是最好用我们课的通书毕竟按我刚才教的,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和汉字没有多大关系。你们做完以后,首先把属于句子的部分,画出来。”
士兵们遂拿起革纸和笔,磨好墨,准备听什正说一段当时口语中的语流。
“ajipnjpru。”
士兵们要么在革纸上用通书写下“ajipnjpru”,要么写下汉字“我执而笔”。
“这个非常简单。”乐正绫说,“来,把属于句子的,在下面划线。”
大家都把整个语段给画了出来。
“很显然,这整个就是一个句子。为什么?”乐正绫问他们。
“一个句子有句调和结尾停顿。”楼昫直起身子,说。
“为什么它不是一个短语?或者词?语素?”
“因为一个是它还可以往下细分,另一个是其他三个单位不具有句调和停顿。”
“对。”乐正绫说,“好,现在,你们把所有的词画出来。”
士兵们纷纷划出了四条短线。
“然后呢,把所有的语素都画出来。”
这次众人思考的时间长了一些。最后,他们还是在原来四条短线的下方,继续各画了一条短线。
“好。”乐正绫向人们说,“没错。一般在汉言里面,一个词只由一个语素组成,但是在我们海国话里面不是,我们那边有大量的两个语素组成的词,比如钢笔劳动短语句子,也有两个音节组成的语素,比如昆仑。”
楼昫连忙把这个海国话的特征紧紧地记录到了自己的脑袋中。看来他以后偷听什正和什副讲海国话的时候,不能按汉地的语言特征来分析。
“那有的人已经发现了,”乐正绫向他们说,“我直接跳过了短语。”
“是。”齐渊和何存等几名士兵都点头。
“那你们试试画短语。”
这下众人犯了难。夷邕先把“而笔”画起来,再把“我执”画起来。他看起来对自己的划分洋洋得意。
其他士兵则各有各的画法。乐正绫巡视了众人一圈,最后拿起楼昫的看了看。她看到楼昫把“我”“执”和“而笔”分别处理成了三个短语。
“嗯。”乐正绫点点头,“小楼,说说为什么你是这么设置的。”
“因为……”楼昫想了想,“我想起了什正前几天课的,我感觉执是一个动作,我是做这个动作的人,而笔是被做动作的东西。”
“不错,你说得有点关系。”乐正绫点点头,沉默了一会,“不过,短语这个东西,我暂时要引用另一个理论来说一说。这和你们以后描写其他语言有关系。”
“什么?”
“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句子是由短语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结合起来的。而这种结构规则理论上适用于一切语言。”
乐正绫先画了几个概念,分别是、、g、ph、zr。
“这几个大家都清楚吧?”乐正绫指着这几个概念,“前几天说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还有一个,助。”
“是它们的声母?”齐渊问道。
“对。一个缩写的形式。”乐正绫向士兵们说,“我们会使用这些缩写的符号,来描写一个结构。”
说着,乐正绫在黑板上先画了一个k。大家知道这是“句子”的缩写。
随后,她在下面画了、zr和。
“后面的是什么?”汉军士兵们问。
“短语的短的声母。是缩写。就是名词性短语。”乐正绫说。她并没有使用表示句子,表示名词性短语,表示动词性短语之类的。因为她主要得面向汉代的人们进行教学,没必要使用英语士兵们也看不懂。
随后,她又在下面画了一根线,搞出了,再把下面拉出一根线,填上了“我”把zr往下拉了一条线,填上了j把往下分了两支,分别填上了和,先在下面填上了“执”又在动词短语下面的那个下再拉了grn和,再在grn下拉线,填“而”,最后在最后那个下填上了“笔”。最后一副树形图展现在了士兵们的面前:
我
j
执
而
笔
“这个就是,我执而笔,这句口语,是怎么由我们脑中的概念生成为一个句子的。”乐正绫指着木板说道。当然,这个树形图并不圆满如果技术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语言结构是完全可以用二叉树来解决的。但是对于起步的教学来说,有这些就暂且够了。
士兵们聚精会神地盯着这片木板。显然,她刚才说的,词到短语到句子的阶层结构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叫什么呢?这个叫短语结构规则。”乐正绫放下墨笔,“一个句子就是由这些规则生成的。然后这个树形图还可以简化为线性的结构,我给你们示范一下。”
说着,乐正绫又在木板上写出下面这个式子:
k我zrj执grn而笔
“你们自己在革上写一写,看这个式子是不是完全对应那张树形图。写一写,画一画。”乐正绫放下笔,开始观察士兵们摹写和思考的过程。显然有些士兵并不能把表达式转化为树形图,乐正绫便再提醒道:
“你们可以把这些方括号,再分层级排列排列。”
士兵们遂挨个把括号往下挪。最后,大家出来的结果是:
k我zrj执grn而笔
我zrj执grn而笔
我执grn而笔
grn而笔
“你们看,是不是和树形图展现出来的关系一样?”乐正绫问大家。
士兵们纷纷点头。22文学网22en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