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佯败引太史慈追赶,忽地勒住马缰,腰向后一弯,使了个回马枪向太史慈刺去,太史慈不知张俊竟来这一招,仓促之下忙用枪格挡,但他的坐骑速度未减,身体骤然失去平衡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张俊趁势从马背上跃下,待太史慈从地上站起来之时长枪已抵住了他的咽喉。
太史慈闭目准备受死,含恨道:“贼将卑鄙,居然使诈!”
张俊一个侧身来到太史慈背后,拔出佩剑放在太史慈咽喉处,他动作之迅速令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放了我家小姐,不然我便杀了他!”张俊要挟道,他左手持枪,右手执剑,所有人均不敢靠前。
怎样挟持人质,怎样解救人质,计算敌我之间的距离,计算风向,计算步伐,这些张俊在大学课堂早已练得如火纯青,所以他能很快地从远距离到近距离挟持太史慈。
张俊深知太史慈乃江东名将,孙坚和孙策断然不会坐视不理,所以将他作为人质交换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孙坚怒道:“大胆!居然敢威胁我!我念你孤身前来,颇有胆识,为何不识时务,为董卓卖命!”
张俊冷笑道:“人各有志,你既已得传国玉玺,必被袁绍、袁术所忌,十八路诸侯名义上是联合,实则各怀鬼胎,都在为各自的利益盘算,不然将军也不必从洛阳返回江东,如若将军在此时杀害太师爱女,太师必倾西凉全军之力攻打江东,到时你认为联军盟主袁绍会救你吗?将军此举实属不智。”
“主公不必顾及我,贼将,要杀便杀,我太史慈岂是贪生怕死的鼠辈!”太史慈强硬道。
张俊的话深深撼动了孙坚,他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居然能对时势分析得如此透彻,没错,他抓董媛本就无意杀害,只是想作为筹码换取董卓不进攻江东,他孙坚和各路诸侯同举义兵,原本是想讨伐逆贼,匡扶汉室,但没想到袁绍、袁术皆是嫉贤妒能之辈,自己奋不顾身戮力讨贼,袁术却在后方断其粮草补给,导致功败垂成。眼下自己已得传国玉玺,各路诸侯更是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再与董卓为敌。
孙坚转而对董媛道:“我孙坚与董卓并无刻骨仇恨,此次举兵也是为挽救江山社稷,如若我放了小姐,小姐能否从中斡旋,使我和你父亲达到和解。”
张俊赶紧给董媛打了个眼色,示意她答应,这可是解救他俩性命的唯一机会。
董媛本来是个从不低头的人,但见张俊如此奋不顾身地来救自己,自己又岂能辜负他这份情义,她平生第一次服软道:“好吧,我答应你,我会阻止父亲攻打江东。”
“主公,切勿轻信!”程普劝道。
孙坚豪迈大笑,示意士兵将董媛放开,道:“我孙坚不杀女流之辈,小兄弟,我把她放了,你把子义也放了吧!”
董媛快步来到张俊身边,张俊把手中长枪给了董媛防身,对着孙坚道:“我信你!”
他把太史慈放了,熟读三国历史的张俊知道,历史中记载孙坚为人性情阔达,遵守诺言,说一不二。他相信历史书中的记载不会有错,关键是眼下这形势他不相信也不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孙坚原本以为张俊会出了营才把太史慈放了,没想到他现在就把太史慈放了,这等同于把救身符给弃了,孙坚颇为欣赏地道:“小兄弟,你真有胆识,你可知道,现在只要我一声令下,你俩当即命丧黄泉。”
张俊笑道:“你若真要杀我,我岂能活到现在,多谢了!”说罢翻身上马,并把董媛拉了上来,董媛在前,张俊在后,两人同坐一骑。
董媛回眸一笑,道:“孙坚,难道你不怕我回去之后反悔?”
孙坚潇洒大笑道:“即便董卓来攻,我江东子弟又何惧之有,况且我相信小姐是位信守承诺的人。”
张俊暗忖:“这孙坚果然有英雄气概,江东子弟多才俊,孙坚的确有自信的资本。”他不敢久留,怕万一生变,“驾”的一声,策马而奔。
孙坚在后面大声喊道:“还没请教小兄弟你尊姓大名?他日若有缘前来江东,孙某必倒屣相迎!”
张俊高声叫道:“我乃张俊张灵丰是也!”心中暗暗高兴,三国是最看重英雄的时代,尤其是少年英雄,自己单骑闯营定传为佳话,从此声名鹊起。
“伯符,快随我来!”一位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的将军说道。
孙策随他策马出了大营,见张俊已经远去,忽然这位相貌俊美的将军张弓搭箭,朝准张俊后背,一箭射去。
孙策大惊:“公瑾,你这是为何,父帅已经答应放了他们,你这么做岂不让父帅失信于人!”
原来这相貌俊美的将军正是周瑜周公瑾,周瑜不慌不忙地道:“主公只是说不杀董媛,只要不杀董卓之女,料想董卓也不会为了区区一家将而攻打江东,这张俊仅凭寥寥数语就说服了主公,可见其文武双全,此人不肯归降我江东,若不杀他,日后必成江东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