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政府颁布征兵令,年满十八周岁的男子都要去参军,那么这里的孩子最后只有两条路要走:参军留在军队做一辈子军人,做工,养活自己。学习好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学习不好只能给别人打工。
所以今年李嫂家的吴晓刚今年必须去上学,沐西也抓紧了对自己看管的四个孩子学习。
“陆妈妈,不学!”吴晓华第一个反对。
“不学就挨打!不然去幼稚园!”沐西的小棍子也不是吃素的,再说别人家的孩子可都去幼稚园了。沐西觉得自己没事,去幼稚园倒不如自己带才没送,一个鸭子也是赶,两鸭子也是放,这几个孩子几乎是她一手带大的,便都没去。
那边最小的雨生一哆嗦,“陆妈妈,学!哇哇!”你学就学,哭什么?沐西好笑。她哪知道雨生上次被沐西打了一次打怕了。
“今天只学十个字,不用会写,会读就好,都在今天的故事里。但1到10 的数字每个要写一行,背一首古诗!”
吴晓华刚想开口说不要,一看沐西手里的小棍子马上闭了嘴,将小手背到身后。好在有好听的故事,好吃的东西引诱着这几个小不点。最省心的莫过于雨欣和文涛,雨欣比他们都大,沐西另加任务,书籍很多,但这里却是繁体文,就是沐西也要在简体繁体上来回转换着。
年后那俩人继续蒸馒头出去卖,沐西闲余开始写作了,这时代可不就写小说,别摄政涉军,写言情,写武侠,写修真,随你怎么写。题材多的是,还没以后那般网文泛滥,只要写的可以就有市场。
而男人们回家好像越来越闲了,从开始的两天喝茶到打扑克,码长城。陆云泽也开始加入打扑克中,前面人家搓麻将的声音不绝于耳。
沐西一阵阵烦躁,这还让人活着不?“云泽,你退役吧,咱们出去住,你看这儿还能住人吗?天天就没消停的”终于沐西忍受不了纷杂想出去了。
“退不了,再说我退了去干啥?咱们怎么回去?这里都是咱们认识的,没事你就跟嫂子们学学手艺,你那个小说就别写了。”
“你赚钱养家?就你那几个钱能干啥?吃几顿肉就没了!文涛上学要买鞋,买校服,买文具,请问陆先生,你用什么给你儿子买?”
陆云泽看向在那里读故事的儿子,努力写东西的妻子,将手里的烟掐掉:“我去跟说说,让他们换换地方”
第二天过来一位操着普通话口音,四十余岁的女人:“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休息了,我们不知道你晚上要写东西,以后那群男人去别的地方玩!保证不会再闹腾了!”
“哪里?倒是我们不好意思了”沐西还能说啥?人家上门足以表示诚意和歉意,再说人家在自己家打牌真的是无关乎别人。
“都是邻居嘛,以后少不了相互关照的,我们是北平的,你是哪里人?”
“我是大理的,我丈夫是山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