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不是真的只有十六岁,岂能听不出这个人的意指。嬉笑之下到底有什么难处?他不说,则不究。
“喏,你看这茶汤红、浓、醇香,不过三年已有木辛陈甘。唯独没有你说的苦。”她的眼睫毛忽闪忽闪地,看得旻元章不忍胡闹。
他可多次领教过她对茶的较真,砂锅到底一条纹,不破不休。不能惹。苦不苦的还是快别矫情了,好好喝茶。
“那我再细细咂摸下。”顺手他把第二道汤也出了。
二人专心品起茶来。
第三道汤时,茶叶叶脉方才舒展开,分辨出拼配茶类的不同形态。芽、嫩条与粗梗大叶俱有,颜色深浅不一,很具迷惑性。
虽不是全发酵茶,但绿茶茶料的那些特性被强大的发酵茶料裹挟住了,化为一体。汤也更加顺滑,慢泡清饮没有任何异刺感。
一直冲泡到第十道,汤色犹然橙黄甘润。
至此,将茶叶再投入釜中熬煮,使其内质悉尽。汤感又有不同。茉莉绽释,芳香四溢,甘酸麻凉,回韵悠长。
“三五八一”茶砖,泡煮两宜,还可添加牛奶及各种食料调饮。
燕纾叫旻元章取来纸笔,把每一道茶汤的色味变化都记录下来,并标注年月日。还有一问,
“章兄,你这茶三年来是存哪里的?”
“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后两年我给都带到莀州私宅存放了。你觉得储存有没有不当?”
“没有,没有。”燕纾摇头,“保存得当。难怪泡出来如此表现,比在北地三年的茶有明显差别。莀州气候十分适合存储紧茶,我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