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绝对的实力,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加成。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那时候哪怕你才比天高,最多也就是群星中比较闪耀的一颗,不可能镇压一个时代。
能镇压一个时代,只能证明你确实才华出众,二来也只能证明不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
但是现在不可能了,中英美俄诸国争霸,在看国内,人人如龙。一人压服一个时代,除非像段天星这般直接开挂,除此之外毫无半点可能。
你只会发现,你引以为傲的地方,有人做的比你还好,这才是常事。中国人人如龙!!!
林文也是接着这机会和这群人混个脸熟,其他不说,以后有求与人的时候起码成功率会高一点。这也就是俗称的人脉。
当你经常出现在某个圈子、某种活动的时候,别人就会认为你对这件事情是认真的,肯投入的,抛开能力不说,就这个态度让他们对你建立起信任和信心,毕竟他们在推荐你的时候是要搭上自己的人情和信誉的。
当然了,必须要说的是,混脸熟虽然重要,但也不是说光混个脸熟就行了,该干的活儿还得干,该流的汗还得流。别人帮你开了门,路还是要自己走的。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这话没错,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别人自然会觍着脸让你帮忙。当然人脉关系依旧重要,能力和人脉相比,只有自己真的有过硬本领时,那才是能力最重要!
人脉可以成就你的上限,能力可以决定你的下限。何况这就相当于交朋友,多个朋友总还是没什么坏处的吧!何况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为了交朋友不是吗?
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或者说维持人脉关系需要价值上的交换。
但是这是绝对客观的角度来讲解的,人本质上还是理性的,不是绝对理性的生物。
从最开始的利益交换慢慢可以相处出友情情谊,而人又可以为了虚幻的友谊甘愿付出利益上的让步,因为这就是人。
人脉也可以说是一个圈子,划分团体的作用。
就像豪门落魄,也有人愿意帮忙,他这时候已经没什么利益,但是有人愿意为了友谊去帮忙。
再举个例子,一个小孩,父母规定他吃完饭要负责洗碗,但是自己不想干。
可以就对我爸说:爸,你来帮我洗碗吧。我晚上帮你捶背。
或者对母亲说:妈,你来帮我写吧。等会我把你喜欢的韩剧都下载到电脑上。
这里就运用了一个技巧,用捶背或者下载韩剧的“技术价值“,去交换洗碗的“劳动价值”。但是正常条件下你和一个陌生人说你帮我洗碗,我给你捶背可能嘛。对方会帮忙么,很大可能是拒绝,这就是感情起的作用。
所以认识的朋友多了还是有些用的,或者说认识之后通过最开始的利益交换,渐渐发展出友情的作用。
林文喜欢交一些愿意帮忙的朋友,“愿意”很重要,即使他能力不够,或者最终没帮上。但是你感受到他愿意帮你的意愿,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