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具应该是王城卫士的。”亲军校尉仔细的答道,“其他实在是未见端倪,马匹也都跑散了不知去向。”
抬了抬手,让校尉退去一旁,陈刚凌然正坐,“杀害闫将军的凶手逃去无踪,留下斥候仔细查探。一伺得到消息,某必将替闫将军复仇。遵白大帅将令,此间战事已毕,全军即刻撤返怀化城。所有府兵即刻拔营,与边军同去。”
“将军……”
“都护府怎么办!”
“府兵是都护府的府兵,不是怀化城的边军……白大帅莫要搞错了!”
都护府的将佐你一声,我一句的就吵吵开了。
不待他们说完,陈刚便怒而起身,一掌拍在桌案上,“此刻,闫将军不在,某家便是北地都护府的都护!”
“刀斧手!”他朗声喝道。
看着簇拥着涌进帐中的刀斧手,陈刚环顾周遭,“怎么,诸位对我的将令有不服之意?”
……
一众都护府将官,此时一个个低下头颅,不再言语。
“将军!”忽而有人在帐中朗声道,“即便是闫将军当面,要砍了我的脑袋,我也有一席话要讲。”
依旧是呼闫将军……
陈刚眉头一皱,举目望去,说话的正是都护府的老将,游击将军杨戬。
老将杨戬便挺身出列,“闫将军当初携白大帅的兵符将令前来,调动我府兵马……之后不明缘由,火屠哈尔密王城……”杨戬叹了口气,“既然军令如山,兵事最大,这都没有什么好讲,吾等遵令也就是了。”
“至于将军方才所说,撤返怀化城?!”杨戬渐渐的瞪起虎目,“某已老朽,不明所以,还望将军解释清楚,什么是撤,如何叫返!”
杨戬抬臂遥指着座上陈刚,“府兵拔营,不留一兵一卒?这是要裁撤北地都护府木垣大营么?!将军要这么做法……不是我杨戬倚老卖老,征西大将军的口头将令可不好使!甘陕总督严守制的手谕拿来,枢部的行文又在哪里?”
“杨将军说的没错!”
“都护府并不归怀化城边军辖制!”
“我们皆是军户出身,几代人在这都护府供职,说撤就撤,哪里有这么便宜……”
帅帐之内,其他府兵将令即刻又吵嚷成一片。
陈刚不露声色的缓缓起身,冲身后的侍卫摆了摆手,他冷笑一声,“看来诸位此时此刻依旧没有搞清楚,如今这帐中是谁说了算……”
……
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
“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如是者斩之。”
……
是夜,月影稀疏。
周遭晦涩不明。
北地都护府,木垣大营灯火通明。
几座军防箭楼的哨位上,值守的军士稀稀拉拉只有数人在。
大都是心不在焉的,不哨探大营外围,均向营内方向伸着脑袋。
时不时,营中便响起一片喧哗之声。
……
赤焰身着短装打扮,隐身在木垣之外的树影之下。
他已经在此处窥视很久。
晚间进出大营的数支骑队,均不是府兵的日常装束。
赤焰识得这是边军行头。
边军为何要如此行事,赤焰无从分析。跋涉至此的边军人数,他一时间也无从探查。
又飘过来一片云层。
周遭更暗了些。
闫雄已死,边军此时的守卫更加森严,再无其他可探之事,赤焰就准备乘机脱身离开了。
……
方一抬脚……
赤焰又缩回身子。
紧紧贴背在树干上,隐去身形。
有响动。
……
赤焰微微探出脑袋……
两名边军打扮的刀斧手,推搡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了西侧辕门。
骂骂咧咧的老者,披头散发,只着一身短打中衣……
似乎刚刚被剥去了一身甲胄。
这位老者……
借着辕门上的灯球火把,他定睛仔细辨认……
老将杨戬?!
赤焰认识。
这位老将,正是小兰坨寺里苏赫的大师兄,一戒和尚祖天雄的至交好友。
这两个老儿,年岁相仿,均无家眷子嗣,时不时凑在一处吃肉饮酒……
赤焰随苏赫往来王城数次,也曾一同见过。
……
赤焰四下张望一番。
却见到箭楼哨位上值守的那寥寥数名军兵,看到老将军被拢肩索背的押了出来,都纷纷转过身去……
更有几位,悉悉索索的甚至从哨位上退了下去。
迟疑半晌,赤焰心中渐渐明了。
老将军杨戬,虽然年过半百,却弓马纯熟,勇力不让青壮,几乎半辈子在都护府,深受兵卒将官的爱戴。
这是……
难不成要将老将推出辕门之外,斩了?!
怪不得当值的军士们纷纷不忍目睹相视。
……
眼睛滴溜溜环顾一遍周遭,再无旁人。
四下望一望这漆黑的夜色,赤焰心中盘算着自己那匹战马的脚力,以及乘夜退走的路径……
他眼中寒光一闪,做出了决断。
目视着刀斧手将老将杨戬已经推至辕门外的草洼之处……
不过就这两名刀斧手……
赤焰一缩肩,悄无声息的摘下弓,又自脑背身后轻轻抽出两支利矢。
他的手指,缓缓扣住两支箭羽,一上一下的稳稳搭在了弓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