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严府深宅(2 / 2)北风疾首页

时间和空间上,他想要竭力去复原这一刀。

他决意,要追寻着那一缕刀意,去复原这石室之内,那千百刀的始末。

……

自他坐下去。

待他复又起身。

已过去了三日。

苏赫一咧嘴角,无声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终于找到了。

……

严府深宅。

曲径通幽,绕池塘,傍假山,尽头便是林间茅舍。

豆油灯盏,昏黄的灯光下,严府大管事严青山正在堂间躬身回话。

“李管事,一向是得用的。这些年出府办事,很有些章法,还从未失过手。”

茅舍并未铺设地龙,没有碳盆,甚至连个暖手的温壶也没有……忠襄公严守臣,喜冷不耐热,他一向认为寒冷令人清醒,也有益于思考。

虽是暖冬,夜晚他常来的这间茅舍里,也能把人冻个透心凉。

严青山显然对此再了然不过。这茅屋里夏热冬寒,在这里一年四季也没几天舒坦时日,国公之所以时常在此处议事,一是这里僻静,周遭情形一眼便可望尽,再就是国公最忌啰嗦,在这没人愿意多呆上片刻的茅屋里,显然便不会有人太过啰嗦。

冬去春来数十载,便就是如此。

国公驾前,严青山却也不好穿上厚厚的毛裘。国公严谨,是以他也不敢去做那棉袍里套皮坎的小伎俩。

冬夜的冷风,穿堂而过,严青山此时脑门上却冒了汗。

“多少时日了?”

“回老爷,自李管事的最后一封回报算起,已有月余。”他用袖筒擦了擦额际,改口道,“三十五日。”

他给出了准确的天数。

国公向来不要模糊的答案。

他接着禀道,“李管事……至今音讯全无……”他偷望一眼国公,这一回连带着后脊梁都冒了汗,终是一咬牙,“连带着神武军陌刀营的两标人马……也……”

静候了数息,堂间一片死寂。

严青山没有等到国公的任何回应。

他的身子不由得一哆嗦,心下明白,这下麻烦大了……

国公爷是怒,是叱,是责罚,那还好些,都是对事而言……一伺国公爷那里久久没有了响动,那便是对人不满了……

国公爷不满,对严府大管事严青山而言,天底下便没有比这更大的麻烦了。

堂前只闻严青山粗重的呼吸声。

“最后一封回报,是自何处发来的?”

只听得这一句话,严青山不由得暗自长出了一口气。他心怀感念的抬眼望了望国公身侧站立的那个年轻的身影,“回二公子,怀化关,李管事自怀化关发回的。”

“他可有说,当时在那边是做何安排?”严守臣二子严俊卿接着问道。

严青山赶忙自袖筒中取出单独抄就的密函,双手捧至国公近前……

这封密函,他收到当即就转呈国公爷最为看重的幕僚张景文和二公子看过,此时提及此信,他明白二公子这是在救自己,心下不由得承情之至。

严守臣只摆了摆手,丝毫不欲看那份密函一眼。他不动声色的缓而开口,“俊卿这是在与他唱双簧不成?”

严俊卿赶忙转身至严守臣面前,与大管事一同躬身言道,“父亲,孩儿不敢。”

严俊卿凑近一步,也不待大管事言语,便自禀道,“李管事的回报,早先便已看过……”他抬眼望了父亲身后暗处的张景文一眼,“此时提及,是欲与大管事一起再过一遍,唯恐其间或有遗漏。”

既然二子如此说道,严守臣显然也不欲计较,“那便说说看。”

“父亲,我观李管事处事,算是妥当。”严俊卿朗声道,“自他出府之后,虽有安排随行的两标陌刀卫,他还收拢了拜火教沈宜修与旗下两位堂主,数十号教中好手。陌刀卫均是精心挑选,陌刀营校尉郑东的身手在军中也是数一数二……这般战力,按理说,应该是够用。既然到了此时,还是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他摇了摇头,“照我看来……这帮人怕是栽了。”

严守臣冲他微微点了点头,又问严青山,“可探得萧仲康那边,派了些什么人去接应?”

大管事严青山,只是埋头不语,却是答不上来……

他们对辅政王府严防死守监察周密,却根本就未探得这萧仲康究竟是派了什么人去。

咬咬牙,老爷既然问,那他必须答,严青山吱呜着说道,“那舆图处……始终是裕亲王一脉……便是那舆图处掌图右使,自北狄拿了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