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一伙,围住了另一个人。
被围者是一名文人,他拔出剑与另外三人对峙。
文人似乎受了伤,外衣多处沾染血渍。
文人大笑三声,“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那就动手吧,袁绍刻薄寡恩,我回去也是死路一条,你们休想拿我许某人的性命换富贵。”
随着一声“动手”,场上众人开始行动。
邱胜放弃观望,在战斗打响的同时,他从藏身位置冲了出去。
他对官渡之战了解并不深,但他知道许攸这个名字,也瞬间明白了敌方策略。
官渡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袁军的机会比曹军多太多,如果不是曹军焚烧了乌巢粮食,那么,获得粮食补充的袁军迟早会拖垮曹军。
对于加入了袁军的参战小队来说,阻止曹军袭击乌巢,是成本最小,收益最高的选择。
曹军会袭击乌巢,完全因为许攸给曹操提供了情报。
杀死许攸,断绝了曹操情报来源,乌巢之战自然难以开展。
想清楚敌方小队成员目的,邱胜挥舞手中佩刀,朝着现场冲了过去。
一边冲,邱胜一边大声喊了起来,“第一小队从左侧迂回,第二小队从右侧偷袭,第三小队跟着我上。”
邱胜的出现与喊话惊吓了场中四人。
随即有人喊了起来,“杀掉许攸,快撤。”
邱胜只觉得眼前一花,有人向着许攸扔出大量暗器。
许攸应声倒地。
投掷暗器者似乎对自己的手段很有信心,在没有确认许攸死亡的情况下,便迅速撤离。
许攸似乎当场死亡,静躺着一动不动。
暗器并没有命中要害,但很显然,袁兵在暗器上淬了毒。
在凶手使用暗器之前,许攸身上多处受伤,毒素经过伤口渗入血液,当场发作,许攸已经死了。
按照一般套路,从毒发到致死应该有充足救人时间,至少也应该让邱胜听到许攸的遗言啊。
邱胜感觉很绝望。
许攸这一死,倒是把自己解脱了,但是,随着关键人物的死亡,主线任务产生了变数。
穆晴是一名护士,邱胜希望对方尽力将许攸救活。
她仔细观察了许攸状态,只能遗憾的摇了摇头。
她只是护士不是神医,没有办法起死回生。
邱胜常常与穆晴讨论官渡之战,穆晴自然知道许攸的重要性。
穆晴闭上眼睛,“许先生一死,曹操不可能知道袁军在乌巢囤粮了。”
穆晴的话提醒了邱胜,许攸确实是关键人物,但也没规定关键人物必须得是许攸。
许攸在官渡之战的唯一作用就是向曹操传递军情。
军情这东西,邱胜同样可以代为传递。
想通这一点,邱胜恢复了信心,他决定动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曹操。
为了给自己的情报增加可信度,邱胜把许攸的尸体装进了储物空间。
随后,他与穆晴两个人取回马匹。
军情紧急,邱胜没有与伍长汇报,直接返回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