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平已经意识到战事不能持续下去,邱胜倒也没多嘴打扰王平指挥。
俯瞰整个战场。
汉军这一次出击的部队估计在两千人上下。
跟数万魏军相比,这两千人只是极少一部分。
但是,这两千人,却是汉军街亭城中半数以上的防御力量,容不得半分有失。
邱胜不知道王平是在什么时候察觉到魏军计策的。
但魏军的计划确实没有顺利完成。
魏军伏兵全部暴露出来,大量步兵远离战场,加入战局需要时间。
魏军骑兵确实向汉军迂回过来,只不过,这些骑兵不敢距离汉军靠近。
魏军在汉军的弓弩面前已经吃尽了苦头。
汉军排列的是一个防御型圆阵。
防御只是过渡,邱胜相信,王平的最终计划必然是撤军。
邱胜并没等太久。
军阵很快发生了变化。
圆阵迅速分解成多个方阵,开始有组织的撤退。
王平此时也总算腾出了精力,在撤军过程中与邱胜谈论起这场战事。
在邱胜离开的当天,马谡就派人找到了王平。
尽管马谡不喜欢王平,但他也知道,在整个街亭城里,够资格,有能力指挥汉军主力的也只剩下了王平。
王平同样明白街亭城战事的重要性,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整合军队,熟悉军官,反复视察军队,试图了解每一支部队的特点。
当“约定的日子”到达时,一名自称为汉军士兵的伤兵冲进城中,报称汉军主力在北城外被包围。
王平站在城头,只能看见漫天烟尘,根本看不清所谓的战场情况。
马谡给了王平临阵决断的能力,因此,王平可以选择是否出击,或者,在什么时候出击。
王平知道自己决定的分量与后果,因此,他很犹豫,并没有当场决断。
但是,魏军接下来的部署,帮助王平下定了决心。
一支数百人的步骑联合部队出现在城外,并向街亭城北门推进到了一之地。
这支部队没有强行攻城,而是忍受伤亡在原地布置防御。
王平认为,魏军是在阻击城中汉兵进行救援。
因此,他派出亲信统帅部分士兵出城,进行试探性进攻。
魏军的反击很凌厉,而且死战不退。
魏军的反应帮助王平下定了决心。
他集合了自己能够指挥的大多数兵将,全力出城,向着烟尘飞舞的方向发起进攻。
经过一番血战,汉军击败了城下的魏兵,继续朝北推进。
距离街亭城越来越远,王平的头脑开始恢复冷静。
战场过于安静让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
魏军在街亭城下布置兵力阻击汉军援兵,这个推论本身没有问题。
但是,汉军击败这支魏军以后,魏人没有后续兵力进行第二道防御,这就让王平引起怀疑了。
因此,王平决定稳一手,调整阵型,进行防御,观察魏军反应。
魏军没有沉住气,暴露了伏兵。
接下来的事情,邱胜也看见了。
此时的汉军,虽然中计,倒也没有完全失去主动权。
只要避免在撤军过程中引起溃退,汉军还是有实力自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