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莫能与之争(1 / 2)横渡关山首页

万寿宫大殿内,嘉靖皇帝正在法床上闭目运功。

自打吃了吕方献上来的药丸之后,感觉身体一天比一天好转。

他现在有点分不清是李时珍的药起的作用,还是自己安排二王出京就藩一事起的作用。

内心中隐隐的希望这是因为自己遵守了二龙不能相见的预言而感动了上天的缘故。

毕竟只有这样,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才有意义。否则的话长期的苦修岂不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想到这,心里有些烦闷,睁开眼睛,手扶着床沿想要站起来。吕方一见,忙过来想要搀扶。

嘉靖摆了摆手,意思不用你。缓了一口气,用力站起了身。

吕方满脸堆笑看着面前的皇帝:“皇上!您的龙体又恢复了往日的康泰了,老奴真的是心里欢喜!”说完感觉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忙用手擦拭。不敢让嘉靖帝看到。

嘉靖帝缓步走下法床,走了几步,感觉有些气虚,扶着书案慢慢坐在椅子上。沉声说道:“吕方!裕王和景王都准备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可以动身啊!”

吕方忙回到:“回皇上!正准备着呢!王府家大人多,一时半会儿的还弄不完!”

嘉靖帝叹了一口气,看着远处,轻声说道:“你说!朕让二个儿子同时出京,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啊!”

吕方脸上也掠过一丝伤感之色,是啊!有哪个父亲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们离开自己的身边呢。皇上的心情一定也是非常难过吧!想到这轻声说道:“皇上这么做自有良苦用心,希望二位王爷能够体谅!”

嘉靖一脸苦笑道:“体谅到未必,不恨我就万幸了!”看着空旷的大殿,茫然说道:“他们在京!朝中大臣纷纷站队,各为前程,争储之势已不可阻挡!长此以往,国事荒废,民众无所适从,如之奈何啊!”

吕方默默听着,心中有些不以为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那个所谓的什么二龙之语!不立太子造成的。如果太子名分早立,也就没有这些烦心事了!唉!这些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说不出口的。

两个人各怀心事,一时间安静下来。

正在这时,有小太监打殿外跑进来,走到嘉靖帝近前扑通跪倒:“启禀皇上!景王殿下求见!”

嘉靖一愣,看了一眼吕方,吕方也看了一眼嘉靖,点了点头,嘉靖帝叹了一口气:“叫他进来吧!”

时间不大,景王由打殿外走进来,剑眉星目,面如冠玉,神采飞扬,昂首阔步,走到嘉靖帝面前,撩衣跪倒:“儿臣叩见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靖面沉似水,缓缓说道:“这么晚了进宫见朕,有什么事吗!出京之事朝中已有定论,如果是为此事,你也不用费心了!”

景王慢慢抬起头,目光坚定的看着嘉靖,缓缓说道:“回禀父皇!儿臣正是为此事而来!”

嘉靖眉毛往上挑了一挑,目光如刀,看着面前的景王,一语不发。

吕方吓得一哆嗦,怕嘉靖帝大发雷霆,怪罪与他,忙轻声对地上的景王说道:“王爷!此事皇上决心已定,无法更改了,您还是遵旨照办吧!”

一边说着一边对着景王使眼色,哪意思快别说了!再说皇上可就要发火了!

景王恍若不见,跪在地上,朗声说道:“父皇!且请息怒!听儿臣把话说完,再治儿臣的罪也不迟!”

嘉靖阴沉着脸,手指敲击着书案:“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景王点头道:“是!父皇!自父皇下旨让在京亲王出京就藩之后,儿臣就有如心头压了一块大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儿臣心里一直在想,就算是平民百姓之家,茅盐布帛,粗茶淡饭,也能落得个天伦之乐,为什么我帝皇之家,至尊至贵之所,倒落得个骨肉分离,天各一方呢!”景王说到此处,仿佛动了真情,眼眶处微微有些湿润。

嘉靖帝脸色也有些和缓,仍然不发一言。

景王接着说道:“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儿女在父母身旁躬亲尽孝,早晚侍奉,乃我泱泱中华,人伦之本。身为人子,又怎能置年迈双亲于不顾,离家远去呢!这样的行为,就算是鸣禽走兽亦不屑为之!呜呜!”景王泪如雨下,伏在地上痛苦失声。吕方仿佛也深有感触,背过脸去,以袖拭泪。

嘉靖听完景王的哭诉,缓缓站起身,走了几步说道:“让你们出京是为了你们好!并不是厌烦你们,如今的朝臣,以你们二人为首,分成了两派,互相攻击!已成水火!长此以往,朝廷大乱,国本动摇。为江山社稷记,让你们暂时离京,也是有保全你们两个的用意,如若不然,万一有个什么行差踏错,到那时就算朕想保也保不住你们了!”

景王哭的更大声:“父皇一片良苦用心!儿臣岂能不知!一切纷争皆由儿臣与裕王兄而起,其实儿臣有一法可解父皇之忧,还朝廷安宁,使大明江山永固,还望父皇恩准!”

嘉靖帝转过头看着他,一脸的诧异说道:“哦?你有什么办法?”

景王抬起头,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目光坚定的直视着嘉靖帝:“父皇!儿臣愿出京就藩!但王兄却不能离开!”

嘉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瞬间消失,不动声色。

景王接着说道:“王兄沉稳厚重,宅心仁厚,储君之位,举朝皆明,满朝文武早以太子之位许之!天下子民,也不做第二人想。”

嘉靖听到这,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一下!还是没有动作。

景王摆脱了开始时的拘谨,一气呵成:“还请父皇将裕王兄立为太子!留守京城!日夜陪伴在父皇身边,已尽人臣孝子之义!安朝中众臣之心,塞百姓悠悠之口!儿臣一片拳拳!句句发自肺腑!还望父皇成全!”说完又伏地痛哭。

景王这番话大大出乎嘉靖皇帝的预料之外。他以为景王找他,是不想离开京城,来求自己开恩的,没想到竟然完全相反!不由得立时对他刮目相看!目光也渐渐变得柔和慈爱起来,看着景王说道:“你起来吧!不要跪着了!”

景王不敢不听,慢慢由打地上站起来。垂手站立一旁。

嘉靖帝接着说道:“你刚才说的这番话!可是真心的吗?”

景王猛然抬头,看着嘉靖,急切的说道:“父皇!儿臣方才所言,完全发自肺腑!绝没有半句虚言!儿臣府中已经收拾妥当,这次来见父皇,不单单是为了向父皇一吐肺腑之言,也是来向父皇辞行的!儿臣此去一别,远隔千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到父皇与王兄!这才深夜进宫,来向父皇进言!”景王说着说着,又有些伤感。

嘉靖看着眼前的这个丰姿俊朗,玉树临风的儿子,听着他诚挚的话语,不由得老怀大慰。

在他内心中,其实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儿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再这样争斗下去,必然会祸起萧墙,将来一旦有一天新君继位,那么另外一个,肯定难逃一死!而这样的结局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才安排他们出京。并不单单是为了二龙不能相见的预言,内心深处也是为了看看两个儿子的表现。看他们愿不愿意为了朝廷做出牺牲,现在看来景王的表现超出了他的预期,而那个朝臣们报以厚望的裕王。。。唉!

想到这嘉靖帝不由得摇了摇头。点手唤吕方:“给景王搬个座位来!”

吕方忙抬过一个墩子来让景王坐下。嘉靖看着他,一脸的慈祥,与往日严厉肃穆截然不同,柔声说道:“你愿意做出让步,朕很欣慰,你跟朕说,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要求!说出来!可以给的,朕都会给你!”

景王低头说道:“儿臣没有什么要求!儿臣只希望我大明江山永固!千秋万代!父皇龙体康健,长命百岁!儿臣就算远隔千里,也会日夜焚香祷告,保佑大明风调雨顺,百姓安居。”声音不大,但字字句句发自肺腑,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诚。

嘉靖帝没有说话。站起身。看着窗外,沉声说道:“你的心意朕已经知道了!太晚了!你回去吧!”

景王一听,忙站起身,伏地叩头,转身离去。

嘉靖手拈须髯。一语不发,过了一会儿说道:“你觉得怎么样!”

吕方知道是在问他,忙躬身答道:“依老奴所见,景王真挚诚恳,不似作伪!应该是出自本心才说的吧!请皇上自裁!”

嘉靖没有说话,过了半晌才说道:“载圳天资聪颖!机智敏捷!颇有我当年!但愿他真的能做如此想!那样的话,不但是我大明之福,也是朕之幸也!”

转头看着吕方:“传旨!加赏景王良田十万亩!锦缎一万匹!”吕方答应一声。下去传旨。

景王回到王府,直接去了书房。吩咐下人:“去看李先生睡下了没有!如果没睡。请他来书房一趟!我有事找他!”下人一溜小跑走了。

景王进了书房,坐在书案前,回想一下刚才发生的一切,出了一身透汗,自己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精彩到连自己都已经相信了。要不然就真的将皇位让给那个蠢货算了,自己老老实实的当个藩王,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嘿嘿!想到这景王不由得笑了笑,做梦!这一切都是做梦!目光转瞬间变得凌厉凶狠,一个只不过长了我区区一个月的蠢货,就想让我将皇位拱手相让!痴心妄想!只有我才是那个继承了父皇优秀血统的儿子!只有我才能驾驭的了这大明江山!为了大明江山社稷永固,我绝不相让,任何胆敢阻止我前行的东西,我都会将他们无情的摧毁!久禾书苑j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