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太爷看着众人堆在侯府门口也不像话,开口道,“咱们先进去再说话。”
一群人浩浩荡荡到了正厅,秦老太太抱着秦幼岚不肯撒手。
秦老太爷询问长孙:“收养岚岚的两位老人你们为何不一同带入京城?”
秦羽墨给祖父行礼后解释道:“李家阿公阿婆说他们不愿意离开老家,孙儿给了他们一些银票,为他们购置了一些良田,两位老人家安享晚年应该没有问题,以后有机会我也会带着岚岚再去看望两位老人。”
秦老太爷赞许地点点头:“墨儿做得很好。”
秦老太太让丫鬟端了一晚燕窝上来,想着孙女儿舟车劳顿应是饿了,先吃点燕窝先天天肚子。
丫鬟放下燕窝,秦老太太端起亲自舀了一勺喂给秦幼岚,“岚岚张嘴。”
秦幼岚很不好意思,她现在也八岁了,还被当个小宝宝一样喂饭,“祖母我自己来就行。”
“祖母想要喂你。”
秦幼岚不忍心拒绝老人,只好乖乖的张嘴。
众人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哺食,饭桌上有许多秦幼岚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名贵食材,甚至还有许多听都没听过的。
坐在她身边的二哥三哥给秦幼岚夹了很多菜,她的碗堆的像小山一样高,她担心地皱了皱眉,小声地问身边的秦羽睿:“二哥我吃不完怎么办?”
所有的人注意力都在秦幼岚身上,饶是她声音很小,坐在上首的秦老爷子也听到了,“岚岚无需担忧,大家是关心你想让你多吃点。岚岚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别把自己撑坏了。”
秦幼岚应声:“谢谢祖父。”
秦幼岚发现饭桌上的菜样式做的很精美,食材也大多名贵,但她觉得很多菜的做法没有采取最佳的烹饪方式,不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出食物的鲜美。
哺食过后,秦羽墨领着秦幼岚来到了家里给她准备的闺房。
秦幼岚一跨进房门,就忍不住惊呼:“哇,好漂亮呀!”
进门左手往里走是一个做工精美的黄花梨木架子床,床上铺着锦被,床架上挂着帐幔,床的斜对面是一座玳瑁彩贝镶嵌的妆奁,妆奁上摆放着妆匣、梳蓖和胭脂盒。门的右手边放了一张檀木书桌,桌上铺陈着一些宣纸,旁边压着一个砚台,笔筒里插着几只毛笔。
家具的奢华体现的侯府的财大气粗,精心的布置才显示了侯府对秦幼岚的心意。
秦羽墨嘴角挂着笑,“岚岚喜欢吗?”
秦幼岚猛点头,“喜欢,特别喜欢。”
他又故意问,“那岚岚喜欢大哥吗?”
秦幼岚知道这具身体的长相优势,这些年为了卖烧饼也散发了自己萌团子的魅力,对于如何哄人自然是得心应手,笑盈盈地说:“喜欢大哥,最喜欢大哥了。”
秦羽墨很满意,悄悄躲在闺房外的秦羽睿和秦羽珩不舒服了,两人跳了出来。
秦羽睿可怜兮兮地说:“二哥刚刚给岚岚夹了那么多菜就忘了吗?”
帅哥卖萌可耻,秦幼岚犯花痴了,“我也特别喜欢二哥。”
小胖子秦羽珩也不甘落后:“必须也喜欢三哥,三哥还要带你玩呢。”
秦幼岚看着三个哥哥为她争风吃醋,忍俊不禁之余心里稍稍感慨了一下原主的不幸,作者给了她完美的家世和亲人,却没有给她健康阳光的性格和幸福美满的结局。如今这么好的哥哥们都是她的了,她会很珍视于她而言来之不易的亲情。
秦幼岚就这样在侯府住下了,大哥去年中了状元,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十六岁的二哥在崇文馆读书,为今年秋天的科举埋头苦读,两人公事与学习都比较繁忙,没有太多时间日日陪着妹妹,年龄最小又不爱读书的秦羽珩找到了完美的借口不去学堂,他说他要带着妹妹熟悉京城。
秦家人想着秦羽珩是家中幼子,他功课向来不好,家里也不指望他顶立门户,不学便不学吧,便由着他带着秦幼岚疯玩,只叮嘱了一条,要注意妹妹的安全。
时间悄然过去了两个月。
六月初,镇北侯秦昊远漠北大捷,班师回朝。
秦幼岚被哥哥们领着站在茶楼上看着父亲率领大军回京意气风发的样子。
原来那个身着兽面连环铠,头戴红缨盔,坐下千里驹,接受万民迎接的英雄就是自己的父亲。
秦昊远回京先要去面圣,侯府里老夫人早就吩咐好下人准备好酒菜迎接儿子。
秦幼岚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张过,她如今也有父亲了。
秦昊远风尘仆仆地回府,盔甲还没来得及卸下,大步走向厅堂。
秦幼岚看见那个伟岸的男人向自己张开怀抱。
“囡囡,让爹爹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