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姓杨,叫作杨戟,是忘幽州掌握三座渡口的玉玲宗中的幽林州管事,修为在八境,不过交友广泛,所以在忘幽州也是小有名气的一位,当然他也不会惧怕这个年轻公子身后的实力,至少没有被玉玲宗放在眼里。
而且同凌云这样的书生比起来,很明显的是凌云要重要许多,自己家的那位青年才俊长老,可是极为喜欢儒家学问的。
凌云虽然身受重伤,他也看得出来修行艰难,但是天下大道,道道通天,儒家学问更是博大精深,如何不能通天?
“你家长辈还没有敢这么跟我说话的人,你个黄口小儿,也敢乱嚼舌头?”管事邀请凌云去贵宾间,一边说道,“来人,将他扔下去。”
“算了,寻常修士从此处坠下,必然身死道消。”凌云阻止道,他去忘幽州,一是去玲珑山看看,再则是将绿衣留在陈貂寺身边,跟着自己,总是要多受阻挠的,也不愿意因为自己,而使得绿衣在忘幽州待得不安全。
“小友宅心仁厚,那便放过他吧。”杨戟挥挥手,此前之事他一直在看着,不管弱势的那方是不是凌云,占据道理就是占据道理,他自然是要出手帮忙的,忘幽州在九州天下的风评不算好,那青年所在的在忘幽州的风评更差,出了名的墙头草。
要说有多喜欢灵玉州的人,那根本就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凌云与杨戟对坐,杨戟缓缓的说道:“老夫杨戟,见过公子。”
“前辈多礼。”凌云起身还礼,杨戟此人到底是何居心,凌云不知道,不过对方既然帮自己解围,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听公子口音,不大像是忘幽州之人,来此可是有要事?”杨戟温和的问道,“老夫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在忘幽州里,还是有点名气的。”
“好意心领了,”凌云轻声说道,“前辈邀我来此,是有什么事情吗?”
“老夫一生阅览圣贤书,觉得儒家学问委实极好,故而想请问公子师承,若是有机会也可以为老夫解惑。”杨戟不是瞧不起凌云,只是心中困惑已多年,总是要个学问高些的人来解惑,不过他的身份又无法接触到真正愿意一心治学的大儒。
凌云温和的说道:“先生两年前便已经回了稷下学宫,前辈若有闲暇时间,也可以去稷下学宫拜访,若是前辈着急,晚辈虽然才疏学浅,或许也能为前辈提点建议。”
“此事我已困惑极久,也是天下大多数的疑惑,近日又听到了风声,说是儒法两家要定规矩,更彻底的约束修士,所以我一直好奇,三教之中,道佛两家禁止百家,独尊己身,儒家有实力效仿道佛两教,为何又要放任百家,且约束修士?修士修行,无非是为长生大自由,如此约束,反而本末倒置。”杨戟缓缓说道。
凌云沉吟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修行修力不修心,前辈既然有此问,又常年作为渡船飞舟管事,所见所闻比之于晚辈多上太多,也必然是见过修士草芥人命,视凡人如草木蝼蚁也必然是见过大富大贵之辈,贪赃枉法等等事情,儒家有礼,法家之制,能够使人向善,遵规守矩,修士与凡人各安一方,但修力不修心,天下大乱,如拿妖族天下,弱肉强食,那么以晚辈为力,可能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今日都可能惨死于此。”
“儒家给九州天下众生画了一个圈,在这个圈中,行事自由,规矩之下的自由才是大自由,能戍守本心才是最好的,或则在晚辈看来,哪怕退一万步来说,没有儒家,天下尚有大道规矩,常人不可逆,也无人可逆天道而行,但天道为何?天道更多也是世间的公道与自在,修士修行,遵循天道规律,万物生长老死也是自然循环,如何能超脱出去,不然为何修士得长生,三灾九劫又为何存在?”
“至于前辈所言,听到的风声,不外乎八个字。”凌云嘴角微微扬起,他读书极多,三教百家都涉猎极多。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凌云轻轻敲动桌面,“实际上这件事对于某些山门而言,的确是坏事,但对于更多的山门而言,也是好事,如何自处,约束心性,才是自身最为重要的,修行先修心再修力,大道有望,虽远不长。”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杨戟喃喃自语。
实际上法家始祖,应该追溯极为久远的时代了,比之于至圣先师他们的时代也差不了多少,重要的是诸子百家,法家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到了儒家那位提出与亚圣学问相悖的圣人出现之后,法家的学问也真正开始灌输到天下之中,即法家之集大成者的出现。
凌云此前提出的策略,当然极多的都是法家之规矩,儒家之礼仪,真正要实行起来,很难,当然并非是凌云最先提出的,同样的事情,儒家极为教主副教主都是有提出过的,只是后来被阻止了,或则说在一定程度上很是偏激。
凌云能够接触到这些,当然也是因为先生留下的书籍太对,他才有机会看到,才有机会看到这些事情,并且就清泉镇一事,能够得出属于自己的一套治理天下的方法。
倘若真正开始实行,以一国比一州,以一州当一个天下,不难,也很难。
法之天下,儒之教化,要那天下自以为要得大自在的修士们,通通遵守律法,不得滥杀无辜,不得视天下百姓如无物,厮杀可以,但是不要被抓住把柄。
将稷下学宫的权利下放到各个王朝之中,儒家不会过多参与,儒生入仕治学都是其自己选择,敕封山水神灵之事,朝廷自行决定,又儒家最终考校其德行,诸如此类,若是真正得以顺畅,儒家轻松,王朝权利加大,修士得到约束,天下黑白分明,清浊同行,再无此前紊乱。
随意将凡人当作那棋子,任人摆布。
杨戟朝着凌云深深鞠躬,“受教了,到底是因为老夫多时站在修士角度去想,才得如此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