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款待和冷冷清清(1 / 2)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首页

杨鸿云不是盲目自信,他跟崔桓合计过此事,哪怕真没有人来也无所谓,损失不了什么,若是驿邮之事办成,那往后,能从中获取的利益可不仅仅只有银钱。

他不知道梁十七当初提醒他办驿邮的时候,是否也想到了这一层。

十七……

她原先究竟所处在怎样的世界?他真是越来越好奇了。

梁十七对杨鸿云置办驿邮没有过多询问,就好像杨鸿云从不过问她厨艺方面的事情,她也觉得没有必要管太多,只将兜里的二百两银子交由他用,等有收益时再还给她。

二百两银子,撘据点绰绰有余。

午时一刻过后,宋元良等人姗姗来迟,他们还是第一次来石门镇,见着杨鸿云便拱手道歉:“实在对不住,在路上耽搁了。”

原本说好来的八个同窗,最终只来了五个,另外三个家中有妻女,抽不得空,他们在茶馆等了许久未见人来,也是得了口信才得知。

杨鸿云并不介意,淡淡一笑:“无妨,心意到即可,往里请。”

将众人迎进客来轩,此时正好过膳点,客来轩内仅剩三两食客在饮酒吃饭,很是安静,他们在雅间落座,宋元良好奇的眼神四处打量,啧啧称奇:“梅兰竹菊潇洒飘逸,牡丹月季争相竞放,却是野纵不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不拘陈规,取势大胆,小中见大,意趣非凡,不用说,墙上的画定是崔桓的手笔。”

杨鸿云笑笑并未回答,算是默认。

另一人则盯着画旁的诗词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其书作遒劲有力而不失飘动飞逸,清雅倜傥,颇有集草隶篆各家所长之韵味,笔力如此苍劲者,我也只见过一人,子善你说是不是。”

宋元良摇摇头,佯装叹气:“唉,淳德你就莫要卖关子了,谁人不知咱们书院善书者,伯晏矣,连院长都对他的墨宝夸赞有加,要拿回去珍藏,这墙上的字迹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谁。”

众人闻言,皆闷声发笑,气氛很是和谐。

谈笑间,小二哥撩开竹帘来上菜。

“荷叶粉蒸肉,八宝肉圆,鲢鱼豆腐,酥香银丝,葱油花蛤,芙蓉鸡片,白灼菜心,菌菇三鲜汤,炭烤羊排,以及清酒一壶,还请诸位客官慢用。”介绍完,小二哥便自觉退出去。

九道菜满满一桌,看起来十分精致,白底瓷盘配着那些雕花菜色好看得如同山水画,让人无从下手,而实际上只是摆盘巧妙,分量并不多。

有人咽了咽唾沫,不敢置信道:“伯晏,这些都是弟妹做的?”

杨鸿云淡看一眼桌上从未见过的菜品,微挑眉,颔首:“是内子所做,诸位请动筷吧。”

杨鸿云作为主家,待他动筷后,其余人才纷纷举箸。

宋元良尝了一个花蛤,瞬间被滑嫩的花蛤肉和鲜香的汤汁所征服,他吐出贝壳,感慨:“汉口县沿海如此之近,花蛤亦是常见之物,我却从不知有这等鲜美的吃法,以往家父出海捞鱼带回一些,母亲总是洗净后倒水清煮,花蛤本身便鲜,加三两滴酱油就是一道美味,我一直以为清煮是最佳烹饪法,直到今天尝到弟妹的手艺,方知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其余人也赞同宋元良的话,花蛤在汉口县和石门镇这一片地带属于廉价货,逐日浪潮退去,往浅水滩渡沙地和石缝中摸去,能捞回小半箩,他们的吃法大同小异,不是煮便是放火堆上烤,也亏得贝类肉质鲜嫩不怎么腥气,即便用水煮,味道也是极好的。

他们从花蛤聊到海岸,又聊到家乡的风俗趣事,手中筷子不停,很快盘子见底。

最后还有一道山楂糕,消食健胃,防肉食积滞。

光盘后,他们放下筷子,个个吃得肚儿圆。

杨鸿云只陪他们小酌两杯,酒意不浓,低头喝了口凉茶漱去残留的味道,他招来小二哥收拾菜盘。

“嗝。”宋元良打了个嗝,拍拍肚皮,“我吃好撑,诸位,不如出去走走消消食?正好把伯晏的事儿给办了。”

他是指驿邮的事情,吃了人家的饭,不办事可不厚道,何况,这顿饭还那么可口,比起汉口县的大酒楼有过而无不及。

其他人心里也都跟明镜儿似的,附和着站起来,一同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