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本一直没有找到,我们怀疑可能是被李钰毁掉了,或者是被假李钰给毁掉了。
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密码本?
无奈,大家只好再度对着那两封怪信,苦思冥想!
魏静和李言似乎对密码研究,略微有些心得:
“大人,有没有尝试单双数解读的办法?”
“大人,我小时候曾听李氏家族的老人们说过,以前战争的时候都是通过密报来传递消息的,即便传递消息的人被捕,情报落入敌手,敌人也仍然猜测不出密报的内容。”
我听了很感兴趣:
“难道他们就是通过单双数的办法,来解读密报的?”
嘟嘟听完纳闷:
“那么简单,岂不是人人都猜得到?肯定是不行的吧?”
李言摇摇头:
“大人,非也!他们是使用了一种工具,类似擀面杖一样的木棍,将密报卷到木棍上,然后在约定位置的字则是要传达的情报。”
嘟嘟听明白了:
“那岂不是要人手一个同样的木棍才行?”
李言点点头:
“没错!敌人没有工具,也不知其法,自然无法破解。”
我不禁想到了李钰,假李钰是梅花死士组织的人,那么真李钰到底是什么人呢?
“你们说李钰到底是不是梅花死士的人?会不会他和假李钰都知道破解密信的办法?”
魏静摊摊手:
“大人,反正已经死无对证了,谁也不知道啊!”
我想了想:
“要不,咱们在李府再找找密码破解的工具?比如棒子什么的?”
李言又提供信息:
“大人,还有一种模板,就是纸张和模板一般大,模板在不同的位置开着孔洞,将模板放在纸上,孔洞里显示出来的字就是密信的内容。”
我们听了,都觉得很有意思。
“那就再在李府找找这样的东西!”
管家刚将李府给归置整齐,却见我们又开始到处翻找。
不禁问道:
“李公子,你们又要找什么呀?”
李言只好交代:
“放心,管家,我们这次不翻书了。”
“那你们找什么?”
李言比划着:
“木棍,或者是带孔的板子,不要太大,就一张纸大小,或者更小些。”
管家一头雾水!
管家根本搞不懂我们这些人的套路,怎奈雇主已经过世,如今李言才是这李府的主人,所以他也无可奈何。
书房之前已经被我们糟蹋过了,这次的重灾区放在了厨房和工具房。
经过我们一番彻底翻找之后,但凡李府里疑似棍子,疑似模板的东西,都被我们给搜刮来了。
可用两封信一一试过之后,发现根本对不出一句通顺的话来。
魏静提醒我:
“大人,单双字你试过了吗?”
我一听,又赶紧试着将信上的单字和双字分别整理出来,可仍然是乱码一片。
我不禁沮丧:
“这个不灵啊!”
李言最后想到:
“大人,会不会不是咱们想像的那样?”
我们都仰着脑袋听李言的分析:
“那是怎样?”
“会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接头地点,或者一个简单的暗号?比如只是一个地名,或者开头和结尾的某一个字有用,而其他的字都是混淆视听?”
大家一听,都觉得李言分析得有些道理。
即便没有道理,也只能试一试了,毕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通过这两封密信,或许可以找出李钰真正的死因,以及假李钰的真正身份。
于是,我便将两封信最开头的字,和最结尾的字都写了出来。
第一封信分别是你字和敲字。
第二封信则分别是你字和踢字。
我看看这四个字,大惑不解:
“这啥意思?你敲?你踢?可是敲啥?又踢啥?”
李言依旧不慌不忙:
“大人,这你敲和你踢,可能是到了某处之后需要做的事情。至于到何处?那还得在信里头找!”
于是我和嘟嘟一封信,魏静和李言一封信。
大家拼了命地在信上的字里找线索,找疑似地名地点的词汇。
可找了半天,因为我们对洛阳的地点都不熟,还是没有收获。
“这啥也找不出来呀,可怎么办?”
最后嘟嘟想到了管家:
“小姐,管家总该是洛阳本地人了吧?他肯定对洛阳的地名比咱们熟悉,不如让他来试试?”
众人想想觉得嘟嘟说的有些道理,于是李言便找来管家:
“管家,你看看这两封信,可能在信里找出洛阳的地名来?”
管家有些懵:
“地名?啥地名?”
李言解释:
“就是比如洛河,天津桥,积善坊,东西市,城门等等,或者是什么客栈,什么酒馆,什么商铺之类的,都可以。”
管家虽然还是莫名其妙,但还是认真地寻找起来,最后有些不自信地说:
“大人,李公子,这第一封信里好像有个宣风坊安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