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167查名册再闹安国寺(2 / 2)胖丫闹大唐首页

“大人,所以呀,咱们还是快点回大名县城吧。”

“大人,现在连洛阳的县令都死了,之后还不一定都死什么大官儿呢!咱们还是早些回去,离开这是非之地得好。”

我忽然也有种不安全感:

“嘘!别叫我大人!万一被凶手知道了我也是县令,说不定下一个目标就变成我了!在大名县城就安全吗?那上任县令,不,上上任县令吴启年,不也被灭了满门吗?”

嘟嘟还不忘统计呢:

“小姐,在大名县城,上上任县令吴启年被灭门,上任县令刘玉树被流放岭南,上任知府刘静臣被砍头,如今来了洛阳,这洛阳县令还无故暴毙,咦!小姐,看来大唐最危险,死亡率最高的职业就是当官!”

“嘟嘟,你什么意思?莫不是要小姐我回去,也赶紧辞职不干了?”

嘟嘟急忙辩解:

“小姐,嘟嘟不是那个意思,不过回到大名县城的话,那里是武老爷的势力范围,可以保护小姐周全,减小危险指数。”

官差见死者是自己的上司,不敢怠慢,很快就将尸首给蒙上布抬走了。

只留下些围观的群众,在那里议论纷纷!

“这县令咋还死了呢?真是蹊跷?”

“县令大人怎么会,死在这安国寺的门口?难不成做了什么亏心事,临死前来这里,忏悔恕罪来了?”

“县令大人咋到死,还抱着把琴咧?莫不是什么宝贝?”

还有人在热心地研究地上的血字:

“哎呦,这县令大人写了个啥?”

“红十字是啥意思,莫非是红十字会?”

“难不成是害死县令大人的凶手名字?可是哪里有姓十的呢?”

我也饶有兴味地,对着那个血红的十字,左看右看。

可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端倪。

“他这身上也没见流血呀?哪儿来的血写字呢?”

嘟嘟拿着手指头在嘴边一比划:

“小姐,准是咬破了自己的手指头,写的血字呗!”

我忽然想起来了,古装电视剧里不就经常有这样的桥段吗?

受了冤屈的人,经常会咬破手指,写一封血书替自己伸冤。

不过我看的时候,总是怀疑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个人的手指上,能有那么多的血吗?

显然这个洛阳县令,手指头上的血就不多,只写了一个小小的十字。

他没继续写下去是因为没血了,还是死亡讯息就这么多呢?

我在写有血字的原地转悠了半天,也没有任何头绪,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无奈只好重又回了李府:

“你们怎么看?”

“小姐,这又不是在大名县城,这个案子涉及到洛阳县令,你恐怕是管不了。”

“大人,死者是洛阳县令,咱们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可没法查这个案子。”

“大人,既然死者是洛阳县令,那么接下来的调查,势必是要保密的,只有高层的官员才可能知道,咱们得不到任何线索,是没有办法破案的。”

我忽然怀念起大名县城来了:

“还是在大名县城好,我是一县之主,什么都得向我汇报,多好!在这洛阳县城,我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知道得多呢!”

说到普通百姓,我不由想到了李府的管家。

“你们觉得这管家会不会知道些什么呢?”

于是便将管家叫来:

“管家,你可知道这关于洛阳县令的事情?”

管家得意回到:

“大人,小的听说了,今天在安国寺门口死的,就是洛阳县令!”

“你消息还蛮灵通的嘛?”

“大人,小人还知道,他当时怀里抱着的那把琴,叫什么名字呢!”

我立刻追问:

“哦?连这个你都知道?那把琴到底什么来头,县令大人为何临死,都要抱着它?”

管家炫耀着说:

“大人,此琴可是洛阳名物!它名曰惊魂!”

我们听了这个名字都觉得奇怪:

“惊魂?一把古琴不起个风雅的名字,却叫得如此恐怖?”

嘟嘟乐了:

“小姐,那洛阳县令该不会,就是被这惊魂给吓死了吧?”

我问管家:

“对于这惊魂,你可知道多少?”

管家想了想:

“好像听说过这琴十分古怪,据民间传言,之前收藏它的前三任主人都已经离奇暴毙,如今这洛阳县令,已经是第四任暴毙的主子了。”

我们一听,不由惊讶!

“竟然如此邪乎?”

我不由来了兴趣!

他们仨却劝我:

“小姐,这古琴这么邪乎,连县令都被索命了,你可别查了。”

“大人,如此蹊跷之物,还是远离的好,免得惹祸上身啊!”

“大人,这案子看来也不用查了,都是这古琴在作怪!干脆毁了它不就完了吗?”

我却不以为然:

“我偏要将这古琴弄来,仔细研究研究,看看它到底有什么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