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章 祇园精舍的建立(2 / 2)佛陀时代首页

当然,规矩是给出家人定的,长者是个俗人不懂这些规矩,见了佛只顾高兴了,不仅行礼后随佛经行,还问:“世尊身体怎么样,睡得安稳吗?”

佛说:“婆罗门认为涅槃就是永恒不变的安乐,心地清净无染,彻底解除生死烦恼,就是最好的休息!”说着,转身回到室内就座而坐,端身系念,为其说诸法无常,应该布施、持戒,不贪五欲,修持天福以及四圣谛等。

给孤独长者闻法即证初果,对正法心开意解而得无畏,即从座起整肃衣服,右膝着地合掌作礼,对佛说:“我已得度,世尊,我已得度,善逝,我从今日起直到寿终,归佛归法归比丘僧,请证明我为优婆塞!”证得初果名为得度,超过初果不必再称得度,所以得度是初果的代称。

佛问长者:“你叫什么名字,舍卫国人怎么称呼你?”

长者说:“我叫须达多,因为经常接济孤苦穷人,人们都管我叫给孤独者!”“给孤独”梵语音译阿那邠邸、阿那邠持、阿那邠祁等等。

佛说:“舍卫城有适合精进禅修的房舍吗?”长者说没有!

佛说:“你可以在那里建立精舍,让比丘们往来时有个住处!”长者说:“只要世尊能来,我一定办到,最好能派一位法师帮助我!”

佛对舍利弗说:“你帮居士去建僧舍,有什么不懂的,你教给他!”

佛的一生很少主动请人建立僧舍,并派弟子协助,祇园精舍大约是个例外。历史表明,波斯匿王父子与佛教,与释迦族命运有着极不寻常的因缘。

长者即从座起为佛作礼,绕佛三匝而去,将王舍城的事办完,与舍梨子先到竹园,参观精舍格局,看了讲堂、温室、食堂、作食处、洗浴处、门屋、坐禅处、厕所,然后直奔舍卫城外挑选地段,发现城南祇陀王子的园林挺好,白天不喧闹,夜里很寂静,无有蚊蝇,凉爽宜人,最适合建立僧舍,便找到祇陀说明来意。

祇陀说:“除非你能用金钱将园地铺满,否则我是不卖的!”

长者满口应承下来,马上就要回家取钱。祇陀见他来真的,便耍赖不松口。最后请出权威机构的“大决断人”进行裁决。大裁判对祇陀说:“王子已经自己定了价格,你只管收钱就是了!”又对长者说:“你可以回家取钱了!”

于是,给孤独长者用大象和马车装钱铺园子,以舍利弗为顾问,盖了16栋大房子,60座仓库。经行处、讲堂、温室、食堂、厨房、浴室等等应有尽有。祇陀见有少量空地未铺满,长者正在犹豫,就说:“你若后悔还来得及,我把钱退给你,园子还给我!”长者说:“我不后悔,我在估算取多少钱能铺满这块地方!”

祇陀想,佛法僧必有非凡的大德值得依靠,才让长者如此轻财作大布施,干脆也算我一份吧!就说:“长者不必取钱了,这片空地留给我盖个门房,施舍给佛僧们吧!”长者出于慈悲就答应了。由于祇陀留了“股份”,后人合称此园为祇树给孤独园。长者死后,祇园无主失修,交由给孤独之子僧迦罗叉,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