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隆一一汇报,表示目前辽军虽然驻扎在澶州城外,但是由主帅丧命,最近几日暂且没有任何行动。
宋真宗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看样子辽军确实遭受到了很大打击。
忧的是自己距离澶州越近,这也就预示着自己距离辽军越近,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不过李继隆拍着胸脯表示,澶州城固若金汤,辽军万难攻破。
这才让宋真宗稍稍有些心安。
于是传令大队人马继续前行,很快便来到澶州。
澶州城分为南城和北城,黄河从中间穿过。
宋真宗进城后,想以驿处的防务作为行宫,住在这里。
寇准听说后,急忙面见宋真宗,表示他必须过河。
“陛下不过河,士兵心里仍然会感到害怕,敌军的士气就不会受到影响,这不是克敌制胜的办法!”
“如今各方人马正在想澶州汇集,越来越多,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原来当宋真宗决定继续北上,来到澶州时。
寇准急忙连续下达数十封急信,号召附近各地的人马向澶州聚集。
这本来就是在宋国地面,汇集人马自然十分容易。
再者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辽国统帅萧挞凛被射死的消息传的贼快!
几乎一夜之间,周围宋军全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于是大家伙也都颇为振奋,再也不像之前对辽军那般恐惧了。
又听说这次官家要御驾亲征,个个也来了精神。
官家都不怕了,我们还怕个屁啊!
走,大家一块到澶州,跟着官家揍契丹人他姥姥的!
于是一时间,各地人马云集于此。
每当有人马到来时,李继隆都要亲自迎接。
一番好言鼓励,对方也纷纷表示要杀敌报国。
援军来得多了,城里待不下去,大家就驻扎在城外。
尤其是北城门外,也驻扎了多支宋军人马。
这些日粗略统计了一下,大概也有十万之多了。
故而寇准提及当前人马数量,也是为宋真宗壮胆。
但是宋真宗依旧畏畏缩缩,不敢答应。
他心里也在暗骂,你个寇老西儿,老子能到澶州就已经不错了!
当初老子不愿意来前线,你非要让我来。
现在老子来了,你却又要让我去北城!
如果我去北城了,你是不是又要让我上阵杀敌,给大家做个榜样示范?!
李继隆道:“当今士气此消彼长,如果陛下能在前线鼓励将士,必定可以壮我军士声威!”
高琼也在旁边附和道:“陛下已经到了澶州,如不过河,将功亏一篑啊!”
宋真宗依旧沉默不语。
签书枢密院事冯拯看不下去了,在一旁呵斥道:“高琼你这个武夫,怎可对陛下无礼?!陛下要怎么做,还要听你的吗?!”
高琼怒道:“我是武夫不错,不像你依靠写文章就做了两府大臣。”
“如今辽兵就在眼前,你有什么资格责备我!”
“你倒是个懂礼的人,为何不作一两首诗看看,好吓退辽兵!却要我这样的武夫来冲锋陷阵呢?!”
话一说完,高琼便不再请示,立刻让卫士进撵。
宋真宗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抬着往北城走去。
到了黄河浮桥口。宋真宗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被吓得连连大喊:“快停下!!”
卫士和撵夫一听,也不再往前走了。
跟着一起出来的高琼则拿起手中钢鞭,直打撵夫。
并怒道:“还不赶快过河!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