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唤慧静的小沙弥生得一张圆润可爱的脸,面上却是不符合年纪的老成庄重。
他向道人行了个佛礼,这才道:“师叔,山下来人了。”
那道人转过身来,只见他面如璧玉,眉心靡靡而开灼灼红莲,正是那解忧道人。
“好。”解忧道人微微颔首,神情温柔悲悯。“若是他们上来了,就带他们去明镜阁罢。”
明镜阁是解忧道人自己平日里的生活起居之地。他乃当世有名的僧人,自然超脱独外,在这白马寺中拥有独自的住所。
慧静应得很快,他恭肃地答:“是,师叔。”
已经走了一大半的路程,四周的景物也愈发地幽静了。而周围所栽的树木也变为了萧萧肃肃的青竹。
终于走上最后一个石阶,入眼便是平坦的竹间小道。
“女郎您抬脚。”阿萝轻声提醒,“我们已经走完了青石阶路,现下怕是只有平坦的小道了。”
走入竹间小道,微风轻轻吹过,拂动竹叶簌簌作响。在这边,远远地便可以看到佛寺中佛塔高达几十米的建筑。
塔刹上有相轮三十重,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悬挂金铃。眼下金铃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
听着金铃轻悦摇动的声音,仿佛是在风中细语低喃。
再走了没过多时,路上便能见到正在洒扫的僧人了。
见了他们,这些僧人视若无睹,只是专心而静默地做着自己手头的事。
走过一个转角,于是眼前开阔起来。只见佛寺建筑庄重而威严。佛寺平面呈矩形,四面开门,南门三层,高达二十丈。东西门形式与南门极近,但高只二层。
寺内中间有方十四丈的台基,上建九层木塔。塔面阔九间,各开三门六窗,门皆朱漆金钉,塔各层四角悬铃。
塔北建有大佛殿,形式似王宫正殿。总体布局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
“几位施主留步。”
听着声音稚嫩得很,尾音清清脆脆的,是个孩提的声音。众人再向他看去,只见是个圆脸秀气的小沙弥。
阿萝向来对这些懵懂纯稚的孩提没有什么抵抗力。尤其是面前这个,明明生了张圆润可爱的脸,行事做派却故作老成,愈发显得可爱了。
“小道人,为何要我们留步呐?”
阿萝笑眯眯地开口,“我们是特意前来拜访解忧道人的,怎么……难道此处不能进么?”
阿蔓也笑着接口:“是啊,总得有个理由罢。”
“唔……”慧静睁大圆圆的眼,他的右手别在身后,左手挠了挠自己光滑的脑门。“师叔说的,师叔让诸位施主去明镜堂侯着他。”
正说着,他的眼睛一亮,明显瞧见了阿蔓阿萝身后的裴无衣和谢岑两人。
慧静故作冷淡老成地说:“二位施主,请随小僧这边来罢。”
话是对着她们说的,可眼睛看向的却是谢岑和裴无衣。他年纪虽小,却也不傻。看着周围人各自的气度,明显他们二人才是主事人。
当然,不止如此,还有另外一个缘故。
而这个缘故,从他面上神情隐隐含着的喜爱和赞赏中众人便都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