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又输了!”
身穿袈裟戴着佛珠的道人面容平和,普普通通的相貌同尘世里的老丈人没什么不同。但较于常人多了一股大慈大悲的悲悯气质。
此刻他正落下一子,见解忧不慌不忙地下了一颗棋之后感叹道。
“几日不见,师弟的棋艺似乎又有长进呐。”
解忧道人正坐在他对面,此刻他微垂着眉目,听罢微微一笑,道:“不……师兄您错了。”
弘心道人不解,他顿首,“不知师弟是何意?”
“师兄可记得风动幡动之典故?”
解忧摩挲着手中的棋子,抬首时眉目艳艳其灼,却不见荼靡。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他道:“同理,是师兄您心动了。”
弘心恍然大悟,他神色一松,怅然若失道:“师弟所言极是,是师兄魔障了。”
解忧所言是说,其实并不是他的棋艺精进了,而是弘心下棋时心不在焉而致。
因何而言风动抑或是幡动?只是心动罢了。
“师叔!”
“师叔可在?!”
门外突然传来慧静的声音,他叩了叩门。
声音清脆稚嫩,故而在这幽静的寺内便格外地清晰响亮了。
弘心皱了皱眉,没说话。
“慧静,可有何事呐?”解忧道人闻声应道。
“师叔,慧静进来了……”慧静一把推开门,他进来陡然发现解忧道人对面坐着自家师傅弘心道人,神色顿时就僵住了。
“师叔——”
他呐呐,“师傅您回来啦?”
弘心道人分明是慈眉善目的,可在他面前慧静顿时就严肃下来了。
“慧静,同你说过多少回了,平日里不许在寺中吵闹。你可记住了?”
弘心道人将慧静视作自己衣钵的继承人,故而平日里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而这也就养成了慧静小小年纪却老成得很的性子。
他问:“我临走时布置的功课可做完了?”
“师傅,徒儿……未曾。”
“既然是未曾完成,便不许在寺中吵闹了。”
弘心道人这般说道,他的神色严肃,连带着方才轻松惬意的氛围都肃穆下来了。
“往后若还是这般,那便去将《地藏经》抄一百遍罢。没有抄完不许吃饭。”
“师兄。”解忧道人看了他们半晌才道:“他还是个孩子,不必如此对他如此严苛。”
“师弟,慧静他有佛根,亦有悟性。”弘心道人只是这般说。
正是因为慧静有极好的佛根有上佳的悟性,他才会成为他弘心道人,白马寺主持的亲传弟子。
他会是白马寺的下一任主持,然此时天下已是动荡不安,各地暗朝汹涌,只是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白马寺的佛法若想在今后的乱世中得以传承,寺中便要有一个主心骨带领着大家前行。
他已经老了,而慧静便是他选中之人。
解忧道人听懂了他言下之意,他暗叹道:“不管如何,师兄得记着他还是个孩子。”
弘心道人颔首,“贫道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