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風見及时撤防的三人,苏长宁不见慌乱,反而提速,体前变向晃过了第一个防守人,然后在空中合球转身,绕开第二个防守人。
苏长宁已经高高跃起,这是要空中拉杆挑篮吗?可是没机会啊,風見的禁区可是还有第三位防守人及时跑回来了。
那是風見身披一号战服的中锋原田太航,他像一座大山一样,立在禁区的合理冲撞的白线上,一米九五的身高是風見杀出群马县,打进全国大赛的底气。
他张开的双手能防守住苏长宁吗?
答案当然是能,高大的身材和鹏鸟般的臂展,完全地封锁了苏长宁所有将球放入篮筐的路线。
苏长宁需要怎么做?他的目光为什么还是盯着篮筐,可是这一球他不得不传。否则就算强行出手也不可能进球的。原田太航不知道苏长宁的想法,他也高高跳起,大喊道:“不会在让你们轻松进球的!”
只见苏长宁微微一笑,真以为他会打得这么独?他半空中收回挑篮的动作,从对方高举着的双手腋下将篮球扔高。他可是来自博多商啊,一只以配合著称的球队。而且,他虽然喜欢科比,但是也没那么喜欢曼巴精神。
風見的原田太航只觉得一只荒古巨兽冲撞到了他身上,将他这座巍峨的高山撞得粉碎,原来是博多商的小前锋立花佑一也已经冲到篮下,接到苏长宁的抛在空中的球,提着膝盖,一记战斧式劈扣轰爆風見的篮筐。
观众席再次沸腾,不熟悉博多商的人也已经悄然改变了阵营,他们何时见过这么劲爆的场面,博多商首发五人个个都能灌篮。大家甚至有这么一种错觉,原来灌篮是这么地轻松。
就像后世的苏长宁,看惯了nba包括后卫的各种灌篮,再看CBA,怎么看着这么痛苦。(库里,你别说我。纳什教练也红了红脸。)
其实面对空篮,身高够,弹跳力够,扣篮确实是比较容易。但是在比赛中,在要面对对方防守人的时候,想要在合理冲撞区里扣篮对方,这就需要足够的核心力量。也就是运动员在进攻中,抵抗防守干扰的对抗能力,以及起跳时全身的协调用力。
绝大多数篮球爱好者起跳发力的力量都来源自膝盖,而发力多作用于股四头肌。这种发力固然便捷,但缺陷也是致命的。这种发力方式无法完全调动全身的力量,往往空中一撞,下面一挂,扣篮的人就可能要摔坏自己。
因为发力时的力线传导不充分,起跳的时候,整个核心最直观的就是腹部,但那个状态是松软的。如果最基本的腹压没有崩住,会导致在空中略微一对抗,就如断线的风筝。
这一点无论是NBA还是B都非常常见。
所以我们华国的国家队教练都是不建议队员扣篮的,这一点,在姚明的自传里也有提及,美国教练觉得球员扣篮不被许可,这样很不可思议,但是我们华国的教练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我们的运动员。
因为亚洲人没有欧美人和黑人这样体质,易建联是后姚明时代苦苦支撑的牌面,他的扣篮厚实稳重,是因为他有这样优质的身体素质。然而伤病猛于虎!NBA的白魔兽格里芬股四头肌伤势反复,这就是过度扣篮的结果。
(格里芬去了篮网,3.22,今天第一场比赛打奇才,虽然全场就一个扣篮,但真的很让人感动的哦。而且给力芬好像瘦了好多,以前都是平筐扣篮,现在的扣篮,虽然让人感动,但是没那么惊艳。伤病真的是很摧残球员。)
第二个关键点,实战中那些赏心悦目的扣篮。
这些扣篮的成功是因为有足够加速距离和起跳空间的。如果作为一名内线,在实战中想要顶着防守人成功扣篮,力量比弹跳更重要,因为你得完全把人顶开才有空间发力。
所以没有力量,就没有起跳空间,没有起跳空间,就没有扣篮。
硬要扣的话,对方可能拼一次犯规,也能给你拽下来,并且这种落地很容易受伤,因为“鬼脚七”“垫脚怪”多不胜数,一个不留神就后悔一生。
所以扣篮没那么好扣的,当然,如果两边水平差太多,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吸引了所有防守人注意的苏长宁,再为立花佑一制造出一个空接灌篮,直接打懵了風見的球员。
赛前,風見知道博多商猛,但博多商的进攻从来没有给人那种让人窒息的压迫感,所以他们可不认为自己毫无招架之力。他们可是信心满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更何况博多商还不是冠军球队。
但是现实总是那么地残酷,博多商连续地肆虐己方篮筐,而真实的自己真的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脑袋有点开始迷糊的風見一号中锋,不知道是被博多商的立花佑一撞的,还是怎么样,直接将球发给了立花佑一,后者再次轻松挑篮得分。
开场三分半,还是零分还算正常,毕竟总有队伍开局不顺,没有命中,但是让对方有十四分的进账,这就有点离谱了,而且己方是连出手打铁的机会都没有。
風見的教练横山剛这时候也不知道该不该叫暂停,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他想不出破解全场紧逼的办法,他的球员们连球的传不出去。
全场紧逼防守的宗旨是通过压迫、骚扰对方的进攻来制造失误,并且为自己创造轻松得分的机会。面对弱队,这一点,博多商毫无疑问,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