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领任务回到所上,梅队立即做出工作安排,由她、柏文秀、乔星雨分别带领一个组开展工作。
每个组分配十四户人家。
梅队同时向二位交待:“在进入群众家里之前,看看各家不搬迁的原因、理由,想好突破口,要特别注意,我们只负责做思想工作,那些经济补偿、承诺建筑房屋的事,由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来做。”
青青因是辅警,不是正式民警,没有执法权,梅队就安排她在家值班、接警。
乔星雨拿着名单,十四户不愿搬迁的人家当中,有张大妈这位“老钉子”。
“真是有缘啊!”
乔星雨笑了笑,嘀咕道:偏要守在那个废墟上,真是个“老顽固”。
乔星雨综合分析后,将十四户人家为三大类。
一类是要求高补偿类,这类人家好做工作,没什么说的,只谈补偿,这个主要由指挥部的人来做。
二类是要求补偿置换的房子要在好地段、好位置,这类也是由指挥部的人来做工作,民警只在旁边配合一下,不要发生大的肢体冲突就行。
三类是不相信会补偿的人家,生怕不兑现,这类由民警做工作,重点宣传政策,讲解新古镇的宏伟规划。同时,由指挥部的人现场作兑现保证,双方签订盖有大红章的协议。
接下来,各组分别拿着十四户人员名单,进入镇村、社区,一户一户地征求意见,接受“咒骂”。
张大妈思想保守,家庭恶事较多,人老脾气怪,第一家就从张大妈开始吧。
乔星雨带领指挥部的王、巴两位同志,一起来到张大妈家。
“张大妈,我们来看您了。”
看到身穿警服的乔星雨,提着一大袋苹果走进家门,张大妈高兴地走出帐蓬外迎接。
“还那么客气呀,来看看大妈就很高兴了。”
乔星雨将苹果放在帐蓬外的小桌子上,指着身后的两位对张大妈说道:“这两位是指挥部的同志,我们一起来的。”
张大妈的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没好气地说道:“他们都来了好几次了,今天怎么又来了?”
“张大妈,您听我说……”
指挥部的王同志话还没说完,张大妈就打断:“不要说了,不要说了,您已经来说过好多次了,搬迁的事没得商量,你们坐坐就可以走了。”
之前,王同志他们已经来说过四、五次,都被大妈拒绝了,张大妈说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想法,王同志他们也没有提前告诉乔星雨。
他们最后一次来,被张大妈边骂边用扫帚扫出去,嘴里不停地念叨“扫灾星”。
要是早知道这种情况,乔星雨会建议王同志他俩在一公里外等候,暂时不要进来惹张大妈生气。
但已经是这样了,工作也还得要做。
“没得关系,搬,也得要您同意,不搬,也得尊重您老人家的意见。”乔星雨说道:“来,大妈,坐下,近来身体还好吗?”
“还好,能吃能睡。”
大妈坐在乔星雨面前,说着说着,头就低了下来,“但一想起我那短命的孙子,心就痛。”
“大妈,那是天灾,哪个都无法控制的,他一定要走,谁也没得办法。”
乔星雨站起来,走进帐蓬看了看,说道:“呀,大妈您的帐蓬里面是潮湿的,漏雨呀?”
“嗯,大风一吹,雨就飘进来了。”
乔星雨又沿着废墟边,围着帐蓬转了一圈。
“不对,大妈,雨水从外面冲进帐蓬里去了,你这样住着会生病的。”
“那有什么办法?上级又不给我在这里修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