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为民对这些人没好感,原因在于他们虽然抗日,但却从来不把老百姓当人。
不管是洋忠救还是土忠救,到了镇上都是一副老子抗战有功你们老百姓还不好吃好喝伺候的样子。
白吃白喝不说,临走还要捐饷,若是不给的话……
枪栓“哗啦”一声“老子看你像是日本人的狗汉奸!”
为此周得同也没少挨耳光……
由于背后有军统撑腰,这些人的武器装备都不错,一个十人小队就有轻机枪,而且还装备了德国冲锋枪,德制手榴弹等近战利器,遇上小股日军也敢打一打。
这就让和平军非常难受,除非明确忠救军数量极少,否则见了也是绕道而行。
可以说在敌后战场上,忠救军对日军或许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但对于伪军来说依然是悬在头顶上的刀。
更奥妙的地方在于,和平军虽然对新四军和忠救军的游击队感到害怕,但却不愿意去向东洋主子求援。
原因就是在于首先是怕东洋人看透自己的底细,其次也是怕自己的“防区”被东洋人借机给占了。
现在浦东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微妙而混乱。
县城和最大的乡镇被日军占领,次一级是伪军和忠救军游击队占据,剩下更广大的乡村还有诸如小规模的土忠救或者保卫三中与吴仙鹤守望队这样的自治民团。
几方面各自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彼此互不打扰。
而新四军正是看到这点,才派出大量像王静斋这样的干部,深入第一线,试图带领人民群众闯出一条路来,至少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让大家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王静斋方才的主意很巧妙,甚至可以说是有点缺德,因为正好打到了张金昆们的痛脚上。
别看现在汉奸当的很爽,但心里多少是有点怕的。
中国那么大,小东洋就真能完全占领下来?
是的,37年刚开始打仗的时候,东洋人在金山登陆,然后国军的防线瞬间被击溃,大量部队被打散,一个日军大队就敢追着国军一个师打,甚至还敢使用平行追击甚至超越追击这种分兵战术。
那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要完了,日军“三个月占领支那”并非虚言。
但是随着战争逐渐发展,日军在战场上依然占据主动,国民政府在不停的向内地搬迁,报纸上传来的消息也以皇军又占据某地为主。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和战争初期相比,其攻击的力度和势头下降了不少。
而诸如张金昆这种聪明人也就开始对自己的皇军主子阳奉阴违起来,而忠救军们也感受到了压力-来自新四军们的压力,后者在老百姓中显然有着更好的声望。
于是这又让和平军和部分忠救军们彼此眉来眼去,甚至出现双方“默契”合作,攻击新四军游击队的事情。
如果能让保卫三中带个忠救军的帽子,对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如何升级部队编制,是我们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还请仙鹤兄再受一段时间的委屈吧……继续和张金昆那边胡调敷衍”王静斋道“我们会尽快把编制拿到手……”
“好,那我等你们的好消息,但你们要尽快,我看张金昆这个坏胚已经有点来不及的样子了,就怕有天他忽然丧失耐心,来硬的。说实话,他人和枪都比我多,而且还可能借来其他伪军部队,我们是挡不住的。”
“这里面轻重,我们知道的!”王静斋和吴仙鹤握手道别“此事,必不能让仙鹤兄失望。”
送走吴仙鹤后,祝为民问道:“先生,这个事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