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馥梅马上同意:“我搬去美兰隔壁,要是客人住不开,我就去你那里借宿。”
美兰说:“你的意思是咱就开面包房啦?”
“能赚钱为什么不做?我在网上也买过面包,一个金枪鱼欧包都卖到了39块钱,成本往多说,也就10来块吧,烘焙就是挺暴利的。”
七嘴八舌地聊到了半夜,几个人越说越兴奋。汪雨飞准备明天去辞了快递小哥的工作,把自己的东西都搬过来。他还得去市里的酒店用品店,买两套漂亮的烘焙师傅的工作服,要直播,操作装备就得齐全。朱馥梅说,装备不用他自己去买,他搬过来后,安安稳稳地把需要准备的东西列出清单。她要梅兰妮也上网搜一搜,现在网上卖的最火的烘焙类产品。美兰打趣她:“梅姐你现在有企业界女大佬的风范了。”朱馥梅说:“我房子都卖了,破釜沉舟了,现在比你着急赚钱。不然等过几年开始这病那病了,就被动了。”
听闻此言,两个年轻人的肩膀都往下垮了垮,感受到了压力。梅兰妮想,梅姐还有房子可卖,我们呢?豁出命去努力,连房子的边都摸不到。创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赌脚下那块石头是稳当的,但愿这次能赌对。
在朱馥梅心里,这一次发力,比前两次都靠谱。她也是从懵懵懂懂地想创个业,慢慢地了解了创业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能够有的放矢地提出建议,她自己也感觉出了自己的进步。还真是不逼一下,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潜能。
安排了两个年轻人该做的事,朱馥梅和美兰也没闲着。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不能把宝都压在一件事上,万一以后两个孩子翅膀硬了琢磨着单飞了,自己岂不是又变得一无所有。朱馥梅说:“咱俩自己的东西都别放下,抽空还得录些视频。我教化妆,你教穿搭,就针对40岁以上的女士,不是老龄化社会吗,咱就打这个主题:不但让大妈变美,还要变洋气。”
一番话说得美兰抚掌大笑。“梅姐呀梅姐,我看你天生骨子里就有经商的基因,不过是叫平常的生活给耽误了。刚来的时候,你羡慕我当仙人,现在轮到我羡慕你了,以后我求你包养我。”两个人嘻嘻哈哈地笑闹了一阵,几日前的疲惫和阴郁在笑声中渐渐地散了。
梅兰妮和汪雨飞都没有不少年轻人惯常的拖沓,两人把要准备的东西,按原材料和工具设备两大类,分别列了两个清单,交给美兰过目,美兰把家里有的划去,没有的让梅兰妮在网上查了价格,选中上等的预备进货,朱馥梅据此做了一个大概的预算。不算不知道,算出来才发现,这个行业的利润真是常人无从想象。汪雨飞颇有些得意:“要是不赚钱,我爸能把一个面包房开20多年吗。当年我爸教我,说只要你不糊弄吃面包的人,生意就会一直做下去,毕竟人到点就会饿。”
朱馥梅没让汪雨飞马上辞职,叫他干到月底。网上购置的东西要一周左右才能到齐,汪雨飞叫家里人把操作间上下左右地录了个视频,他爸问他干什么用,他说和人合伙搞个店和你竞争。他爸问需不需要派个面包师指导指导,实际是想了解儿子到底想干嘛。汪雨飞答应了,又问他爸,能不能投点钱,“算你股份。”他爸答应了,打来20万,说这是父子俩的股份,“你我各一半。”
朱馥梅和美兰一看汪雨飞带资而来,终于相信这小伙子是真心想过来大干一番了,两颗心落了地。梅兰妮见此情景,觉得这个亲同学在老板面前为自己挣了面子,满心欢喜之余,又有些小小的酸意,半真半假地嘟着嘴说:“合着现在有三个老板,就我一个打工仔啦!我要当个干饭人,把你们没卖出去的都吃了!”
汪雨飞看着她的眼神突然就带了丝丝的宠溺:“小心吃成个胖子,就更没人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