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破庙那边正在建学堂,框架已经有了雏形。
不少村民自发来帮忙,还有很多村民把家里地里活忙完又赶过来。
村民们都熟识,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干活不觉得累。
原本坐在大榆树底下闲聊的人都不见踪影,杜氏一天不说闲话浑身不舒坦。
她又听说去破庙干活中午有免费的饭吃,竟然舔着脸也去了。
众人看见她手拄地,膝盖下面绑着棉垫子蹭过来,纷纷露出鄙夷地表情。
眉娘出钱盖学堂,提供午饭,她怎么好意思来占便宜?
“离远点看热闹,我们都在忙,可没人有空陪着你东家长西家说闲话!”
“去,一边凉快去!”
大伙像撵苍蝇似的撵她。
“里正说了,这是村里集体的事情,家家都要出力。
我怎么就不能来?我去过吉县,看过好多气派的房子。我搁个眼睛照看一下,免得出错!
我跟你们说过,我儿子小宝可是个人物。他最能挣钱,现在还在吉县认识不少达官贵人。
往后我们家小宝是要成为大人物的,我这个做娘的就等着享清福呢!”
“去,一边吹牛逼!别在这挡道!”有人呵斥了她一句,大伙听见都哈哈大笑起来。
“小宝过几天就带我去吉县的济世堂找神医看腿,你看我治好了怎么追着打你!
你们不用笑,一个个一辈子没见过大世面。
等我们家小宝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银子回来,晃瞎你们的狗眼!”
没有人再理睬她,都忙着干活。
她一个人无趣却也不走开,一直等到中午二胖来送饭。
一大盆热乎乎软颤颤的白面大馒头,一水桶香喷喷的炖鱼。
黄大爷帮忙拎着,黄大娘还端着一盆小咸菜。
“开饭了!”一声吆喝,大伙纷纷放下手中的活,把手上的泥洗干净然后走过来。
饭菜肯定充足,谁都没着急。
就见杜氏一杆断箭似的蹿了过去,顾不上掌心黑黢黢,一手抓住一个大馒头。
雪白的馒头上立即多了几个黑黢黢的手指印,看得二胖不由得皱眉。
“二胖,给我盛一碗鱼肉!”
“杜婶,这饭菜是给干活人吃的。你这一上午都干什么了?吃饭的时候一个顶俩!”
“少扯你娘的臊!你个又懒又馋手又粘的东西,也敢说我的嘴!”杜氏一边往嘴里塞馒头,一边骂着。
二胖笑盈盈地回着:“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我年纪小不知事,从今往后全都改了。
这话我今天放在这,若是再像从前那般就让我越来越胖越来越丑,一辈子嫁不出去烂死在家里。
倒是杜婶,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缺德事,一直不知道悔改。你就不怕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你劈死?”
“我撕烂你的嘴......”杜氏气得张牙舞爪,偏偏手里拿着馒头拄不了地,身体往前使劲,一下子趴在地上啃了一嘴的泥巴。
大伙见状哄堂大笑。
二胖把炖鱼抬到旁边,挨个给大伙盛,没有一个人理睬她。
等到她好不容易挣扎着用头拱地起来,菜桶旁边已经围了好几圈人,她想钻都钻不进去。
大伙打完菜自己找地方吃,等轮到她,桶里连一滴汤汁都没剩下。
她气得脸色铁青。
“呃,哪里来得臭乞丐?”突然有人喊起来。
杜氏是个最愿意看热闹的人,忙抬起头张望。
不远处,一个蓬头垢面走路一瘸一拐的人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