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万事备(2 / 2)续汉祚首页

张昶父亲张奂字然明,与皇甫规字威明,段颎字纪明,都是本朝名将,又都出身凉州,合称“凉州三明”。张奂因为曾经被宦官所骗,逼杀窦武、陈蕃,所以坚决辞让侯爵不受。后来更是弃官回乡,不再出仕,于十年前去世。

需要提一句的是,张奂本来祖籍凉州敦煌郡,因为时下风俗鄙薄边地人物,所以特别征得桓帝允许,将全家从敦煌搬到了弘农。张昶既出身凉州,在董卓系兵马眼中不算外人;又与杨彪同为弘农乡党,在关东士人眼中也是自己人;同时他官任黄门侍郎,还是皇帝近侍,与三方都能沾边。

张昶缓步走到刘协身前两丈处,行礼如仪后,恭敬说道:“司徒、尚书令王允特遣臣昶禀告陛下,为庆祝陛下龙体康健,太师与王司徒商议,于后日举办大朝贺。太师也将参加朝会,为陛下添喜……”

张昶后面说了些什么,刘协没有听清。当听到后日举行朝贺之后,他就知道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也许就在后日了,不由紧握双拳,暗自鼓劲。

张昶说完,迟迟听不到刘协的回音,谨守臣礼并不抬头。等到刘协打发走侍候的宦官,又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刘协那稚嫩的声音,“张卿快起。”

张昶这才挺直身躯,与小皇帝炯亮的眼神对视了一眼,心中突然泛起了一种猎物被猎人盯上的警觉,强自按压下怪异感,就见小皇帝快速向前挪动数步,直到呼吸可闻方才止步。

张昶愈发不自安,就在这时,刘协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张昶有力的双手。“张卿,朕能信任你吗?!”

张昶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小皇帝口中突然冒出如此话语,惊慌失措之下,茫然答道:“陛下何出此言,臣父祖皆仕炎汉,忠贞不二,唯以忠孝二字教臣兄弟。臣忠于王室之心可昭日月。”

继而满面涨红,愤然言道:“陛下既有此问,臣愧对祖宗,愧对族人,万死难辞其咎。”张昶从刘协拉扯中挣脱,膝行后退两步,脱下头上冠冕,任由头发披散开来,额头叩地不止,磕的砰砰直响。

刘协没有想到张昶一言不合就如此激烈行事,对两汉士人重视名誉轻视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赶紧上前拽住张昶,无奈力气过小,阻拦不住,不得已上前熊抱,这才将将止住张昶磕头请罪的势头。

看着张昶通红的额头、圆睁的双目,刘协满脸歉意。“张卿勿恼,朕不是怀疑卿的忠心,更不是有意戏之。只是身处危局,不得不慎重以待。朕再次郑重问卿,可以绝对信任卿家吗?”

张昶明白小皇帝即将有要事托付,立即以手指天,赌咒发誓,“臣昶以祖宗在天之灵,以全族老小性命发誓,绝对不会做谋害陛下之事,绝对没有背叛陛下之心。”

刘协没有计较张昶话里的后门,对他来说这种程度的忠心就足矣。“朕想让卿帮朕给皇甫义真将军带一句话。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皇甫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