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朝堂变(2 / 2)续汉祚首页

董璜失魂落魄,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看着身前碍眼的董胖子,刘协站起身来,走到董璜身旁,用尽平生力气从董璜腰间拔出佩剑,胡乱砍了两剑,然后一脚将其踢翻在地,任其骨碌骨碌滚到殿中。

滚动异响、杀猪般哀嚎惊动了高撅屁股的公卿,趁着众臣抬头之际,刘协先是厌恶地看向董璜,吩咐一声,“将此逆贼拖出殿外砍了。”自有宫卫上前用破布堵住悲号的董璜,将其拖拽出去了结。

刘协不再理会此等插曲,放下佩剑踱步走到王允身边,用尚未变声的稚嫩童声,大声说道:“王公诛除董贼,扶保汉室,厥功至伟,请受小子一拜。”说完,就是一揖到地。

王允膝行两步,避到一边,行为虽是谦逊,但脸上写满了志得意满的神色。

做足礼敬功臣的样子后,刘协挺直身子,一边让殿上公卿起身,一边对王允恭声道:“此次参与诛董的功臣,还望王公列出名单,及时论功行赏,别寒了忠义之士人心。”

这都是应有之义,王允自然没有意见。等刘协说完,当仁不让地说道:“陛下,董贼虽除,余孽犹在。现在还不是完全庆贺的时候,臣请陛下暂居宣室殿,由老臣为陛下扫除宵小。”

刘协闻言点点头,赞同道:“司徒所言极是。除恶务尽,实乃金玉良言。今日朝会到此结束,朕就与三公等到尚书台商议后续事宜。”

见刘协似乎不懂朝堂规矩,眉毛微皱,继续劝道:“陛下,拨乱反正兹事体大,需要快速决断处理,实在不宜坐而论道迁延时日。臣感请陛下全权交托予臣,臣定为陛下铲除余孽,还我大汉朗朗晴空。”

明知王允孩视自己,刘协故作不知,佯装懵懂道:“司徒所言极是。朕尚年幼,不谙世事,需要司徒为朕掌舵引路,朕也希望自今日开始,跟随司徒学习政事,能够早日成长,为司徒分担压力。”

不待王允回应,刘协继续快速说道:“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处置董贼余孽兹事体大,头绪繁多,司徒虽智珠在握,恐怕也难免有疏失之处,朕想着让光禄大夫杨彪从旁为司徒辅弼。”

王允闻言,一时怒火攻心,自己好不容易冒着杀头危险诛除董卓,刚刚功成,皇帝就拉着弘农杨氏来摘桃子。可恨杨彪,不知什么时候又是何种渠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与皇帝相勾连,意欲东山再起。

目光阴恻恻逡巡者侍中杨琦、尚书杨瓒,这些人都是弘农杨氏出身,都有勾连宫内宫外的嫌疑,但此时不是深究时候。王允暂且压下心中的恼恨与疑惑,苦口婆心继续劝道。

“陛下,非是臣意欲独揽朝政,此次诛董即为隐秘,皆是臣与尚书仆射士孙瑞等人私底密谋,后续行动臣皆有腹案,还有君荣从旁辅助,陛下万勿忧心,臣保证斩除董贼余孽,如杀猪屠狗一般。实在是不用劳烦杨文先。”王允素来心高气傲,小皇帝屡次拂了他的心意,不免有些语气讪讪。

“MMP!”这是刘协听完王允一番话语的直观感受,若是事情真如王允预料般顺利,他又何必处心积虑辛苦谋划,直接坐享其成不更香吗?还不是你王允行事不够牢靠,葬送了大汉最后一次起死回生机会。

面对这个自以为忠心耿耿而又固执己见的大功臣,刘协只能下猛药了。他转头面向吕布,佯作无知问道:“吕布,刚才你言奉诏诛董,朕怎么不记得给你颁过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