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1 / 2)爱国就为国培养接班人首页

“喲,这吃饭呢?”楼梯被踩压的咯吱声。和某张出现率频高的脸。夏斌笑嘻嘻问:

“能给我来碗不?”

“行。”林颜瞅了他眼:“但你得自带餐具啊。”

夏斌:“马上,马上啊。”

结果他再来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了。这一锅粥没几下就全空了。

夏斌擦了擦嘴巴问:

“这饭我也吃了,你们昨个不是想砍柴吗。我去给你们弄点柴火回来。”

连着好几声我也去,一大群人呼啦啦来,又稀稀拉拉全跑了。

王小芳:“那咱们去弄点土回来。不是说种土豆嘛。”

土豆是根系植物,吃土深。要种至少得有个筐一类的东西来装。

这事情也急不得,林颜翻了一遍昨天的土豆。看起来好像发绿了一样。细看又没有。

一群男生出去,没有多久就抱回来了一捆捆柴火。这至少能支撑她们三四天用吧。

最后装土的东西,是之前装土豆的麻袋。麻袋割成两半,直接往里头装土。

切开另一半的袋子底下扎死。堆土进去。这效果都是一样的。

这挖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这里的土和平时看见的土不一样。它是冰雪的结合体。是冻死的土。

几乎就可以说是钢筋铁板。木棍别说用来挖了。插都插不下去的。

只能先拿火堆出来烤,稍微热一些了。软了能冻了再挖。听着就能知道这活多难了吧?

外头又开始下起鹅毛大雪。满眼飘白,寒气从天上落下来。连眼睛都觉得冷到。

“小姑娘,又想出去玩啊?”老乡披着一件厚重的皮衣。吐出来的雾气在雪里都是不起眼的。

林颜就笑:“那哪能不想,再说您不是也这风里来雪里去的嘛。”

老乡嘿了一声:“那还不是为了你们。我过来啊,是给你们好好科普下这边的地形。

等下雪停了呢,就带着你们走走。让你们知道咋辨别位置。”

林颜:“那敢情好。”

老乡招呼着说:“那还不赶紧出来,你们那屋小。装不下这些人。”

十七个人确实除了那间大的用来做厨房和餐厅的屋子以为。没那间房间能装下这些人。

按照老乡所说,这里也不能算穷得无可救药。虽然是海拔最高,冬天最长,气候最冷的地方。

但是这不缺水啊。种粮食就得有水,这有三条大河。小的河流沼泽湖泊更是广泛遍布。

但问题来了,这的河流一年有半年都在结冰。但上天不会那么绝,这地方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

有天然的地热,是绝佳的种植地区。这来源于两座火山,死不死的不知道。

西里涯火山附近,有大量的矿热泉。只要有了温度,植物的生长就不成问题。

但现在说这些尚且太远。林颜试着问:

“这里既然有天然的地热带。为什么你们不在这安家呢?”

老乡笑着摇了摇头,暗道小姑娘还是太天真了。

“这地方一年六七个月都看不见绿色。这地方好是好。但是如果我们安家在了这里。

那真是危机四伏。在这有三种动物最常见。

一个是雪狼。雪狼群是我们单独出去最害怕碰上的。

一个就是熊瞎子。熊瞎子还好避开。它们体型大,在雪里无处藏身。

最后一个就是野猪。这些东西基本上除了黑瞎子那都是成群结队。

你想啊,冬天那么冷。这些东西往哪跑?当然是最暖和的地方,这我们安家在那,跟等死也差不多了。

不过地那边倒是有,你们感兴趣。开春了就会带你们去了。毕竟那时候你们就得靠劳动自己挣吃的了。”

林颜牛头不对马嘴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老乡这边一共多少个村?每个村多少人呀?”

老乡想了下回答:

“这边人不多,在克里夫火山那边不同。它那边有个大型的镇落。

咱们这边大的就只有我们这个村。倒是有那种独居的野人。但也就是家庭模式。顶多就是十几人。

我们村子大概有几百号人吧。”

林颜:“那克里夫火山那边的人不担心这些小动物的问题吗?”

老乡:“他们人多啊,他们那恐怕有上万人。”

夏斌:“这同样是一个地方。怎么区别那么大。”

老乡瞪大了眼,来了兴趣:“那区别大了去了。”他的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木桌上给他们比划。

“你们看这,这是克里夫火山。这是克里夫镇。再过了这个山脊,距离临汾市就不远了。

那就是一般农村都没得那么近呢。

再看咱们,咱们这个位置几乎是在疆藏在最中间。往这边看,那是一座天山。据说就没人知道它多高。

连那火车修的轨道,都是绕过了这座山。你们听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