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1 / 2)画风不同,偏要强融首页

天亮后,久雨初晴后的天空蔚蓝澄澈,被掩埋在暴风雨中的国度又重获生机。

雨滴滴答从屋檐滑落,阳光洒落地面。

蓝晓玲哼着小调收衣服:

“天好久没这么放晴过了。”

坐在花园椅上乐悠悠晒太阳的爷爷眯着眼感受暖洋洋,估摸道:

“是啊,快有大半年了吧,这样的好天气真是难得。”

这大半年国度里一直都是寒冬。

昨天的风雪刮得这么大,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会有这么温暖和煦的阳光。

刚好此时陈亦辞从屋里走出来,顶着黑眼圈。

他从大殿里走回来走了几个钟头,回来时已经是大半夜了。

蓝晓玲端着盘子招呼他:

“儿子,快,过来吃早餐。”

陈亦辞盯着桌上的一大盘被叫早餐的胶囊出神。

这个国度的食物不是什么西红柿炒蛋、青椒肉丝、梅菜扣肉……

而是大大小小的胶囊,红的白的黑的,让陈亦辞一下想到了医院开的药丸。

妈妈切开一颗胶囊道:“吃吧。”

胶囊没有任何味道,硬得难以下咽,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填充饱腹感。

除开这个,胶囊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

他能增加人的艺术天赋。

陈亦辞拿起一粒胶囊端详,脑中中却突然响起系统001冰冷冷的声音。

“此胶囊对穿书者没用,请宿主谨慎服用,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适得其反是产生反作用,艺术天赋不增反减。

比如唱歌跑调会越跑越严重,跳舞顺拐会越顺越远。

陈亦辞倒是不怎么在意,他本来在艺术方面也没什么天赋。

更何况他穿过来怎么也都一天一夜了,什么都没有吃,这会饥肠辘辘得肚子咕咕直叫,也只能吃这玩意。

正当他刚吃完时,突然脑子一晕,系统冰凉的声音再次响起:

“穿回现实倒计时一分钟,请宿主做好准备。”

陈亦辞:……??

穿书怎么还带穿回去的!?

然而他还来不及思索,脑子晕晕沉沉已经失去了意识。等他再次醒过来,发现又回到了自己床上。

莫名其妙穿书又穿回来的陈亦辞:……

还来不及思索太多,门口哐当当响起砸门的声音,还伴随着嘈杂的音乐bgm。

陈亦辞一惊,扫一眼墙上的日历。

今天刚好是要参加《偶像百分百》的选秀节目表演的日子。

自己已经睡了两天两夜了。

打开门的瞬间他就被摄像机和人流围绕。

导演匆匆把他拉上车,一边让化妆师给他上妆,一边焦灼赶时间:

“这两天你跑哪儿去了,敲你门敲了两天都没人,快快,这是节目流程,你赶紧看看,要表演的节目都准备好了吧?没问题吧?!可别出什么岔子。”

节目?马上表演?

穿了个书啥也没准备的陈亦辞:

“……”

他想起自己那首青藏高原,心虚道:

“导演,要不算了吧。”

在书里把人唱跑也就算了,这可是别人的节目,他一开口观众全跑了谁去负责。

更何况,他还吃了能让他天赋倒退的胶囊,可谓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汽油。

导演重重吸了口气,大声道:

“这两天一直找不到你,别的节目全都排练得差不多了,就剩你一个,之前不说,到这会儿给我说你参加不了?!”

“你到现在连表演曲目都没定下来,你赶紧在路上挑好报上去。”

陈亦辞自知理亏,眼下节目马上开始,已经没有再彩排的机会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在选好歌后,他想起什么般,转头问导演:

“那个……你们节目的天花板还挺牢的吧?”

导演不解:“什么意思?”

陈亦辞旋即安慰自己:

应该挺牢固的,不至于唱着唱着掉块墙皮下来。

事实证明陈亦辞多虑了。

五光十色的灯光和偌大空旷的舞台、几万人的观众席、精密的摄影机,以及来来去去的化着精致妆容选手让陈亦辞目不暇接。

就在他抬头观察天花板时,后台的保安走出来,指着他身边的蛇皮袋:

“哎哎哎,这不让捡垃圾啊,出门左拐。”

他起床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拽了出门,身上穿着皱巴巴的白T,随身带着一个大口蛇皮袋,脚上一双破烂布鞋。

陈亦辞解释:“我是来参加比赛的。”

他说话声音不算大,后台人来来往往也很吵,但他明显感觉到这句话说完整个后台都安静了,所有选手都停下来看他,保安也连忙道歉。

“不好意思啊小伙子,我以为这是个垃圾袋。”

陈亦辞挠了挠头,转头去看大屏幕转播:

“没事。”

舞台上节目进行得如火如荼。

一架钢琴放置在舞台上,戴着银丝边眼镜的选手一边弹奏,一边声线温柔演唱着一首火遍中外的英文歌someone。

实时弹幕刷屏:

“好温柔。”

“像是在发光的小王子。”

“这曲子难度挺大的,弹成这样不容易。”

“他父母好像都是钢琴家。”

“怪不得,艺术世家吗,身世也好牛逼啊。”

……

好厉害啊。

陈亦辞拨弄着手上的狗尾巴草,也禁不住感叹。

这节目的选手都看得出来都是有备而来,第二位出场的两位人气也很高。

大小提琴一拉,高逼格感就出来了,裁剪得体的小西装和狗勾的笑,弹幕立马:

“啊啊啊啊啊这个我也可以!”

“多才多艺的弟弟们!”

“声音也好好听啊。”

“曲子宛转悠扬,加上大小提琴的悠扬琴声,更有种娓娓道来的故事感。”

“他俩都毕业于卡宾达音乐院校。”

“卡宾达……我记得好多老一辈艺术家都毕业于卡宾达吧。”

“是啊,民族音乐家蓝晓玲就是。”

“哇擦,那真的很牛/逼。”

好有才啊。

陈亦辞也拨弄着狗尾巴草跟着感叹。

接下来的比拼越来越激烈,有飚高音唱《我的太阳》的、有原地螺旋唱跳的……

在看得叹为观止的同时,终于该轮到自己上场了。

和其他选手绚烂的灯光和焰火舞台效果比起来,陈亦辞的打光堪称朴素。

他人静静的站在舞台中央,一束惨白的灯直接打在他眼皮上,让他有些睁不开眼。

这种三无——无背景无后台无资源的选手,连灯光都应付得很敷衍,工作人员区别对待明显。

算上在书里,这是第二次陈亦辞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一时还是有点无所适从。

上台的时候也没工作人员告诉他要注意什么,他怕包丢了,索性把蛇皮袋一起拎上了台,和打着补丁的裤子一齐和这个舞台格格不入。

弹幕开始满屏问号:

“这啥风格啊……乡村ktv?回归本土化?”

“质朴打工人?”

“走错地方了吗?他连妆容都没怎么上啊,头发和衣服也没拾掇拾掇,确定是来参赛的选手吗?”

“可是他没化比其他好多化了的选手都好看……(超小声”

“等等,我有点眼熟,你们还记得上周节目直播时的乌龙吗?”

“!!!”

这条弹幕唤起了弹幕里大家的记忆,纷纷想起来了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