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一章 兵临城下(2 / 2)叫门天子首页

越是如此,王直就越是失望。且不说朱祁钰出身不正,而且因为成长环境使然,为人阴冷且怯懦,值此社稷飘摇之际,不思稳固朝堂,反而极力结党营私,实在不是人君之相。

反观朱祁镇,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土木之变的始作俑者,但始终是顺位传承,传位得正,是大明上下一致认可的天子。

土木之变后,一系列政令颁布,朝廷上下人心深得,用一个监国的身份捆绑襄王,也变相的束缚住了宗室的异心。用一个超然的内阁,满足了文官集团对权力的向往,于谦的手里,更是给予了文官从未染指的军权。即使没有这些,仅召回中官太监一条,就值得天下人称颂。

如此一来,除了丧心病狂的投机分子,作为新政的既得利益者,王直必须要捍卫朱祁镇的皇位,不为自己,为的是身后无数寒窗苦读后,卖身帝王家的读书人。

王直不着痕迹的和胡荧对视一眼,两人微微点头后,又都如老僧入定一般,轻轻颌首,眼皮低垂,静静等待孙太后的到来。

右侧武官一列,为首的是新任锦衣卫指挥使朱骥,其后的阵容就显得有些寒酸,除了少数几个战意盎然,大多愁眉不展,显得十分焦虑。

土木堡一战,都督以上勋贵武官战死16人,加上朱祁镇召回太监中官,明初以来勋臣为大将、大战皇帝亲征、太监监军、文官负责后勤辎重的模式,在临危受难的于谦有意改造下,逐渐变成了文官任总督统帅全局、武将任总兵带兵冲锋的二元体制。

广宁伯刘安,此时倒是显得兴致勃勃。大同城下得朱祁镇召见之后,刘安就即刻返回京城报告敌情,传达朱祁镇封赏他和郭登的口谕之后,将娜仁公主和亲一事报告朝廷。

令刘安意外的是,不仅封侯一事被搁置,还被王文手下的言官弹劾擅离职守,和亲一事更是掀起轩然大波,朝野上下都以此为辱。刘安因此被直接下狱论处,若不是于谦以军情紧急再度起用,恐怕还身处囹圄之中。

如今朱祁镇就在京城之外,在刘安看来,也先只要不傻,就肯定会奉迎朱祁镇回京正位,毕竟能当皇帝的大舅哥,可比在草原上吹风强得多,所以刘安对北京一战非常乐观,认为根本就打不起来。

正当众人心中各自盘算时,王直忽然睁开眼睛,目光投向文华殿上那一片珠帘。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皇太子驾到……”

鬼魅一般的金英不知何时已站在金台之上,悠长的声音从他口中响起,声音虽然不大,但传到在场每一个人耳中都异常清晰。

金英话音未落,朱祁钰面色一正,领着众人行四拜之礼。

“平身……”

孙太后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言语中却又掩饰不住的欣喜。一别近两月,他的皇儿就在北京城外,让如履薄冰的孙太后怎能不心生欢喜。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朱祁镇这一次遇到的凶险,将比土木堡之夜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