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宣纸的价格相当于一卷竹简的价格,但一张宣纸所能写的字,可以抵得两三卷竹简写的字,这么算来,宣纸还相对便宜一些,这也是人们对宣纸狂热追求的原因之一。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论是竹简还是宣纸,价格都非常昂贵,他们也买不起。
能够买宣纸之人,第一就是六国王室,比如秦王、嬴姓王室,比如,赵王、韩王、魏王等等。
第二类,就是朝廷大员和军中的将军,吕不韦、隗状、王绾、姚贾等等,以及六国其他的贵族大臣。
第三类,就是富商巨贾和豪富之人。
在宣纸推出之后,很快就传遍七国,其余六国的大王、王室、王公贵族、朝廷大员等等,都在千方百计的购买宣纸。
宣纸好似成了一个贵族的象征,权贵之人都以拥有宣纸为荣,送礼的时候,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送宣纸,送礼之人感到有面子,收礼之人感到很荣幸。
宣纸的品质,比厕纸好太多了,而厕纸只能用来如厕,但宣纸的用途可太多了,能够用来写字,能够用来绘画,也能够用来擦手擦嘴。
由于产能严重不足,宣纸到了一纸难求的地步,这也导致宣纸的价格一涨再涨。
原本一张宣纸的价格和一卷竹简的价格差不多,但是,经过连续涨,宣纸的价格翻了好几倍。
这是因为产能的原因,相信经过产能的提升,宣纸的价格会慢慢地降低。
宣纸,可以说是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宣纸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写字习惯,多年流传下来在竹简写字的习惯,正在慢慢改变。
在宣纸写字,要比在竹简写字,更加的轻松容易。
而且,竹简沉重,一本书写下来,需要厚厚的竹简,十分的沉重,无论是运送还是保藏,都是十分的麻烦。
而用纸张,就简单多了,一本书写下来用不了多少纸,还可以随身携带。
比如,吕氏春秋这本书,需要整整一马车的竹简,如果吕不韦想把《吕氏春秋》这本书借给别人阅读,非常的麻烦,而现在好了,他可以命人将吕氏春秋抄在纸。
在得到宣纸后,吕不韦第一时间就命人开始抄录《吕氏春秋》。
生产了厕纸和宣纸,李由第一时间就将厕纸和宣纸运用到了李府之中。
市场的厕纸和宣纸,十分紧缺,尤其是宣纸更是一纸难求,但是,在李府中,厕纸和宣纸却是十分充足。
宣纸这种东西,主要用来写字和绘画,偶尔也会用来擦手和擦嘴,李府用的并不多,但是,厕纸却是已经被广泛使用。
无论是李斯、李夫人、李雨萱,还是婢女、仆人,亦或是打杂的下人,他们厕所的时候,都能够使用厕纸。
这种情况,在其他府中,是很少出现的,那些府邸中一般只有主人才能使用厕纸,府内的下人都没资格使用厕纸。
所以,其他府邸的婢女仆人,都对李府的待遇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