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得起?
现在大家都是起义军,说白了就是穷!
有多少武器,就能武装多少部队。
反倒是士卒,最容易招揽。
毕竟只要有口饭吃,就有人卖命。
尤其是灾荒年代!
在暴秦的统治下,六国百姓的生活,和年年灾荒差不多。
秦军百万,劳役数百万,官吏、勋贵无数。
一堆妇孺耕种,如何供应得起?
官府横征暴敛,已成常态!
然而,就是在这种低端的生产力下,竟然还有人相信,朝廷给三百万劳役发工钱。
百万劳役修长城。
七十万人修陵墓。
几十万人修驰道。
几十万人修宫殿。
再加北伐三十万、南征五十万大军的后勤。
壮丁不是服劳役,就是在服劳役的路。
秦始皇时期,人口也就两千万。
税收天掉下来的?
全都压在妇孺老幼身!
工钱,只可能发给监工的人,哪怕发放窝窝饼,都到不了劳役口中。
所谓的农忙假期几十天,更是无稽之谈。
从楚地至于边境长城,亦或者至咸阳,脚程都要一个月!
来回两个月时间,不吃不喝吗?
有这时间,不如好好修长城、修骊山。
哪个劳役,不是拿命去拼?
几十万人工地,朝廷会统一发放鞋子?
想屁吃!
携带的鞋子磨破后,他们只能光着脚,完成每天沉重的任务!
身的衣裳、过冬的物资,秦朝连军队都供应不起,会好心提供给劳役?
服劳役,口粮都要自带!
吃完了,等着饿死。
没有衣物?
冬天等着冻死。
这是生产力决定的!
大量的青壮人口,全都搞建筑去了。
谁生产生活物资?
连前苏都办不到!
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何德何能!
还有阿房宫只修了地基的,难道史书记载的项羽焚阿房,他只是用烧火棍,拨了拨火堆,烧了几天几夜?
秦之暴政,刻在史书!
九州之地,穷兵黩武。
整个齐郡,田济都搜不出什么粮食。
至于军备物资,更是空空荡荡。
最富裕的齐郡尚且如此,胶东的田假更是穷困潦倒。
所谓的十万精锐,恐怕是一帮拿着木棒的流民。
田济提出的条件,完全是要了田假的老命,他不会答应。
就算答应了,也不会有这么多物资。
田角怔怔地望着齐王济,只觉得此人高深莫测,有种盲目的自信。
难不成,他真以为临淄能阻挡三十万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