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2 / 2)姜县人家首页

每辆鞭炮车的车邦四周,都用大红绸子包裹着,绸子上面印着自家鞭炮的招牌,有“撼天雷“、“满地红”、“金光大道”、“岁岁平安”…….都是当地鞭炮行儿里叫得着的名号。

每天,当开市的第一挂鞭炮点响以后,瞬间,暴风骤雨般的鞭炮声便应声而起!

在这个市场里,谁也用不着扯着嗓子吆喝,再大的嗓门儿,也盖不过鞭炮的响声。

鞭炮响不响,先听头三场!为了让自己的货占据绝对的上风,有的商贩,一开场便拉出了拼命的架式,寒冬腊月,他们甩了上衣,赤膊上阵,把两挂大鞭直接十字披红地挂在身上,引信点着的一霎那,围观的人群不由自主“哗”地退出去好几步远,随即,鞭炮就在这些好汉四周山摇地动地炸响开来,他们双臂交叉护住下身,双腿如同站桩一样扎在地上,纹丝不动!这份胆气,不光震撼了围观的人群,连他们的同行,也不得不暗挑大指。

每天“鞭市儿”开市的销烟味,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能传遍整个姜县县城----又香又呛的硫磺味儿,多少年来,已经成了姜县人过年最浓重、最不能少的一道年味儿。

到了腊月二十八,姜县所有工厂都会停产放假。

姜大妈嘱咐家宝,趁着他去西街洗澡理发的功夫,到家华她们学校瞅瞅----高三学生难道就不让回家过年了嘛!就是犯人,这大过年的,也得允许休两天儿吧!

家宝说他前天就去问过了,学校说,高三学生只有两天年假------三十儿和初一。

姜大妈恨道:“狗屁重点中学!就知道往死里挤兑学生!照这么个学法,只怕是书还没念成,身子骨先累垮了!这些年,有几个学生能考上大学,何况还是个闺女家,依我说,家华是鸭子孵鸡白挨累!”

家宝说:“这叫军事化管理,是跟外边儿学来的新花样儿。据说这样管理学生,升学率老高了,说不定咱家四儿真能考上大学呢!”

姜大妈不以为然:“读书这种事儿,根本用不着谁来管理,不是那块料,天兵天将来管也没用。”

姜大妈又想起了什么:“宝儿,你再去前街催催你二姐这个钱孙子,这个时候了,还不赶紧收工回婆家过年,非得等到三十儿再回去吗!不怕婆家人笑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