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机遇(2 / 2)再嫁前夫之后首页

外头车夫喊:“姑娘,景天茶楼到了。”

“知道了。”来春拉开车门,率先跳下去,笑嘻嘻地冲翠翘招手,“翠翘姐姐,你可真是好福气,既然姑娘给赏了,你便快些去吧,只是要记得,给我也带些马蹄酥来,我不爱吃枣泥糕,爱吃马蹄酥。”

翠翘听罢,也不免得被来春的天真逗笑,她握紧了手里的银子,回头看了初菱一眼:“那姑娘,奴婢就先去了?”

“去吧。”初菱点点头。

看着翠翘的背影越走越远,很快就消失在人潮中了,初菱在来春的搀扶下也下了马车。

来春问:“姑娘,咱们去茶楼坐一坐吗?”

初菱没有回答,她拉着来春的手,状似不经意间地,向身后看了眼。

紧贴着她刚刚乘坐的马车之后,缓缓地也停下了一座宝蓝色的马车。

初菱注意到,从出了初家大门开始,这辆马车便一直不远不近地跟着她,跟了一路了,不得不让人生疑。

正巧一阵微风吹过,马车的车帘被风吹开,露出里面人的衣袍一角。

初菱的眼睛暗了暗,那人的衣裳是浅浅的柳叶嫩绿色。

她记得,刚才在赵氏的房中,她身旁的大丫鬟思德便是穿了这么一件绿色的衫裙。

赵氏果然是派人跟来了。

“去茶楼。”初菱垂下眼皮,低声与来春道,“不过我忽然想起来有些事要办,待会进了茶楼之后,我会走小门,从茶楼里穿过去,到街对面的那家长行银庄。你在茶楼里选个雅间等我便好,若是翠翘回来问起我去了哪里,你便告诉她,我身子不舒服,去方便了。”

来春虽然不知道初菱去银庄要做什么,但也没有多问,只是点点头道:“知道了姑娘,您只管放心去便是。”

……

大齐国自从建国开始,便就是有银庄的。

因着与西部的胡喇人建交的关系,双方的货物互通有无,免不了有巨额钱款。只是大齐国的钱是银锭子,十分沉重,若是碰上那样几千几万两的生意,有时候要抬上几十台马车的银锭子,走上几百里的路去交易,极为不方便不说,若是路上碰上个山匪马匪,将银子给劫了去,这一生心血就付之东流了。

银庄可以将银子兑换成银票,面额巨大不说,还轻便易于携带,便因此应运而生。

京城里本是有四大银庄的,泰和、锦泰、济泯、高京。

四大银庄分占东南西北四个地界,几乎垄断了整个大齐的银票兑换与放贷生意。

京中甚至有歌谣说,泰锦济高四大庄,皇帝来了也不慌。

意思就是,这四大银庄的银钱加在一起,比国库中的储备还要多,即便是皇帝来了,也要给他们几分好脸色,毕竟若是这四大银庄倒了,国之根本怕是也会动摇。

从来没有人敢设想,或许有一天,就连这四大银庄也会倒台。

直到长行银庄的出现。

最开始,长行只是一家小小商铺的名字,在偌大的京城并不显眼,靠着收购粮食为生。直到五年前大齐与胡喇爆发战乱,战乱之初,朝廷大量收购粮草,市面上的粮食价格一涨再涨,各个银庄也都分出大笔银子出去,试图垄断粮草生意,借着战乱大发一笔。到了最后,粮食的价格已然涨到了原先的三倍之高,整个大齐的粮食也几乎都汇集到了京城,尤其被四大银庄所占据,银庄的现银几乎都用来购买了粮草,能够流通的资金甚少,都盼着朝廷能早日收购,以缓燃眉之急。

不成想,最后的战乱消息竟然是虚惊一场,双方对峙将近一年时间,却只是短兵相接了几次,便先后撤兵了。

四大银庄的粮食砸在手里,元气大伤。

正一筹莫展之际,长行银庄高价大肆收购四大银庄卖不出去的粮食,说是用来制酒,以通西域。

可当时通往西域的道路并未打通,且遥遥无期,四大银庄只当长行银庄实在痴人说梦,再加上手中资金实在不够,便忍痛将粮食都卖给了长行。

没成想,粮食卖出后的第二个月,通往西域的道路便通了。

与胡喇的战争也打了起来。

粮食一时间成了抢手货,价格瞬间又翻了一倍,但是国内大部分的粮食都已经在长行的手里了,四大银庄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却也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经此一役,长行便打响了名声,也积聚了极为可观的财富。

四大银庄的掌柜直到如今也没能想通,他们在朝堂中都有自己的人脉,消息可以说是最为灵通,但究竟是怎么被长行银庄摆了这一道的?

他们也不知道,这短短时间便崛起的长行银庄,幕后究竟是何许人也。

这些故事,初菱都是从府里的嬷嬷那里听说而来的。

不过她对这长行银庄的幕后掌舵人究竟是谁、究竟有多大的本事一点都不关心。

她此次前来,只是为了实现前世听说的一个消息,到长行银庄去买些债票。

初菱记得清清楚楚,上辈子,长行银庄的债票是许多人的意难平。

最初时因为太过新奇,无人听说过这东西,也无人敢买。

可最后的价格却是翻了五倍不止。

五倍,那可是极大的利润啊。

初菱抬头看着长行银庄金灿灿地牌匾,捏了捏手里装着一百两银子的钱袋,深吸了一口气。

她决定去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