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朱高煦还有些不死心,准备再说点什么。
却被朱高遂拦下去了。
朱高煦头脑再简单,都能够看得出来,这是朱棣在培养朱瞻基。
那么昨晚他们猜测的,今天召集群臣开大早朝,是废立太子之事,就变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这么培植朱瞻基,怎么可能会在今天废了他亲爹的太子之位。
朱高煦的脸色苍白,站在原地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作为朱家子孙,能时时刻刻心系天下黎明百姓,实乃不易。”朱棣开口了。
“陛下,太孙殿下,能有如此胸怀,真乃我大明之福啊!”
杨士奇见缝插针,立马将朱瞻基又往推了一把。
边,朱高炽已经心花怒放了。
不单是因为朱瞻基今天大放异彩。
还有一点就是,他察觉到了,如杨士奇、谢晋、黄淮、夏原吉等人,今天在朝堂,都在帮自己的儿子朱瞻基说话。
要知道,他虽然是太子,还监国一年多的时间。
但是这几个老臣,却像是串通好的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公事公办,对他也只是出于身份的尊敬,并未有半点要支持他的意思。
但是朱瞻基,只用了一天时间,似乎就搞定了这几个老臣。
这让一只认为自己势单力薄的朱高炽,心情大好?
有了这几个大臣的支持,他的太子之位,就更稳了。
接下来,又有几个大臣支持了朱瞻基。
朱棣也很诧异。
作为一个帝王,朝堂的变化,他是了然于胸的。
杨士奇等人,有没有选择支持三个皇子中的哪一个,他只需要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之中就能够知晓答案。
以前没有。
只有少数几个大臣选择了倒向朱高煦。
但如杨士奇几个内阁大臣,都对他忠心耿耿。
但今天他发现了,这些人已经很明显倒向了太子一派。
其原因不难猜,肯定是被昨天朱瞻基给折服了。
“众位爱卿。”
见朝堂安静下来以后,朱棣笑着道:“太孙现在还没有功名在身,只是作为朱家子弟在操劳国事,且功劳卓著,单是一份税务新政策,便足以让我大明国库充盈,如此功劳,该如何赏赐他啊?”
铺垫!
这其实不是问题。
作为帝王的朱棣,如果没有想好如何赏赐朱瞻基的话,那他是不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来的。
他之所以问,是要台阶。
要一个合理合法的台阶。
在朝堂之,能揣度朱棣心思的人不少,但能完全揣度出用意,且不会出现偏差的人却不多。
但绝对有,杨士奇就绝对是其中之一。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