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照例是在河边吃的,糜子粥,萝卜豆腐猪骨汤,苏青特意让云风定了猪骨,一大早就敲碎了放在河滩上熬煮。天气已经有些凉意,小孩子坐在地上很是难过。喝上一碗猪骨汤,暖暖乎乎的高兴的不得了。
看看天,夏天还好说,冬天。
下午的时候,苏青以昨日的泥碗为引,提出要盖小烤窑。
人多力量大,一百多个人,虽说都是孩子,但是拿着苏青画的图解,搬石头的搬石头,和泥的和泥,挑水的挑水。
天黑擦黑的时候,已经盖好了三个小烤窑。样子不同,有烟囱,有烧火的地方,都算是窑。紧挨着河滩。送走了披星戴月的孩子,苏青点上油灯,开始看她拿来的种子,和资料。把温室种菜,烧砖原理,都找出来,又看了看种子,玉米,四季草莓,辣椒,茄子,婴儿手指胡萝卜,小番茄,生菜,西瓜,杂交水稻?她随便点的,真是买来的东西也是挺随便的。要是有地瓜和土豆就好了。烧了水洗了个澡,躺在她暖暖的被子了睡着了。
早上学生已经来了,苏青一碗白粥,一点小菜,一个鸡蛋。就解决了早饭。
“今天讲算学,先出一道题,我有地一亩,欲盖一房,长二十米,宽三米,高三米,有门五,高二米,宽一米,有窗五高一米宽一米。用砖宽。。。。。。。”一边说一边在木板上写下来,新来的学生感觉在听天书,之前的学生已经背了九九乘法表,可是数据有些多。
其实每天早上,云九州领着读木板,很多东西都听着熟悉。最起码后边出的几道题都有人很快答出来。比如“花婆家的鸡。。。。。。”作为知名度颇高的鸡,花婆家的鸡能下蛋,一天下好多蛋。弄的花婆家的鸡蛋每个月都供不应求,她想说她家的鸡没有那么能下蛋。
中午时候小窑已经晾干,看着几个小房子一样的小窑学生都很兴奋。他们学着先生钻木取火,虽然还是不懂什么叫做摩擦生热,只是草燃烧起来了就对了。
用火把窑烧干,苏青又领着小孩子们挖蚯蚓钓鱼,编筐扣鸟,云风还抓了一只兔子。剥了皮抹上盐,等到窑烧热之后把腌好的鱼,鸟,兔子,分别放进了三个窑里,一同放进去的还有第一天的泥碗。
理论付诸于实际苏青也没谱,肉她相信能烤熟,但是泥碗,谁知道呢?
事实上也是如此,苏青一边有的没得讲着一些小典故,像是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涸泽而渔,螳臂当车之类的小故事,一边烤炉里已经产生了香味。
最终泥碗还是泥碗,没有发生质变,但是中午大家确吃了一顿肉,虽然每个人只分到一小块,但是确实是肉。
云风吃完了兔子肉看小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窑烤出来的东西好吃。
小窑变成了魔法屋,就算是苏青宣布放课,还有很多人没走,反而钓鱼的钓鱼,抓鸟的抓鸟,大一点的和云风去抓兔子。
云雨到苏青这里要盐,他可是看见先生给兔子摸了不少东西。结果被老族长抓到抓住一顿批,又给苏青送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