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应该像她有一次没吃早饭,有个美国同学好心递给她一个油炸鸡腿,她却立马回绝的情况吧?
饮食习惯不同,所谓“包容接受”真的需要勇气。
他们之前一直充满信心,是因为相信物稀则得宠。
越是少见,不是此地所有的东西,越能吸引人眼球。
可是忘了,食物是最讲究地域性的存在。
一方水土有一方气候食材,一方气候食材养一方人。
他们的受众,顾客目标是每天朝九晚五,普普通通,平凡又真实生活的上班族,学生。这些人在日常生活里,在正常工作日中已习惯简单朴实,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猎奇心理并不大。
杰森没有把店开在什么旅游景点,富豪街上。它们太过“不一般”的食物因此没机会发挥足有的魅力。
所以要想卖好,要想在普通街区上卖好,那么早点食物必须接到这里的地气。
“我们今天还挺有意义的。沐兮我记得肯德基这个品牌也在你们中国开店。去年我去的时候,里面居然有豆浆油条卖,这是你们中国人的口味,这个品牌在为你们改变。”
杰森负责重活,早已体力透支,一手撑在头侧一手垂在身边,望着沐兮,眼里却神采奕奕。
“对!他们就是在适应我们本土的口味,包括什么卷饼,饭团的推出都是在吸引中国顾客。”
“所以......我们......”
想一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