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扩张与战争(1 / 2)宋南首页

第二十三章,扩张与战争

埋下一颗种子。

王正知道安南王国只能自保,反攻拯救大宋之类的是白扯,连接纳南宋朝廷避难都不可能。就像明末小朝廷往缅甸一躲,清王朝一纸诏书,就把最后的皇帝送回来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了。元朝一统一中原,南宋王朝就没处躲了,或许自己这里可以,到时候看了。一帮子士大夫到时候藐视一下南蛮子,心眼子一活跃,说不定就想夺自己国家,然后犬儒起来过日子,绝无可能有想法反攻元朝,光复大宋。他们守着南方大片土地,都把试图光复北地的岳武穆给绞死了,更何况到那个时候呢?

大宋这帮士大夫算是被王正看扁了。

去广州看一看,也并不是临时起意,设立一个贸易点是计划中的。安达曼王国终究是要建立自己的商业通路,不可能纯粹依赖阿拉伯人。只不过突发的时间终止了这个计算。青楼打架只是个因子,真正的问题在于即使没有这个事情,当地强力家族也会介入,只是代价的问题。宗室世子的吃相既然这么难看,哪怕没有打架的事,强行谋夺也是必然的。除非像蒲家那样经营泉州,自己成了市舶司,控制官商两道。事实上,在蒙古人打入南宋之前,蒲寿庚也喂饱了当地宗室。后来他杀了宗室几千口子,恐怕也有这种积淀了数十年的仇恨在里面。

南宋始终财政有巨幅赤字,一直到灭亡就没有平衡过。士大夫和宗室豪门控制土地和重要工商资源不交税。南宋朝廷只好压榨中小商户,甚至发动货币战争。比如金银交引所,收税时用的金兑铜比例就非常不合理,用来榨取中小商户的财富。导致在南宋起初的二十年里,大量商户倒闭之下,又有多达十几万户的商户逃亡金国。

王正如果像蒲家那样,也不过是喂饱宗室豪门或士大夫丁大全之类的。更主要的是他的船队暂时无法驶往阿拉伯地区,直接与阿拉伯人作交易,所以他也无法拿到暴利来弥补豪门拿走的那一部分。

这远比垄断航道做海盗来得差。

当时也就是几秒钟的事情,王正就把前后因果关系想通了,立即采取了果决的行动,烧了自己的店铺,并炸了广州巡抚衙门和宗室的产业报复。

断了就断了,回到安达曼王国,继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是第一位的。说起来递给安南的国书上写安达曼有几十万臣民,这是肯定没有的。普吉岛、丹老群岛、安达曼群岛、加马来半岛的潮人和野人部落,大概几万人的规模。野人在马来半岛数量可能更多一点,却在王国的管辖范围内属于最疏离的。

王正需要扩张船队和武器,壮大军事力量,也要争夺人口。接下去向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扩张,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备战是消耗极大的行为,但还比不上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战争即消耗金钱,也消耗人命。

恰恰安达曼王国的人命是消耗不起的。

所以陆地战争能避免就避免。

王正的船在吉大港停留了一下,这里是一个贸易转口港口,类似后世的新加坡。大量的阿拉伯商人聚集在这里,成为一个极其繁荣的城市。这里也被苏丹国统治,原来的佛教国王因为贸易上的需求,抛弃了佛教皈依了***。

此时的马来西亚半岛北方的一半被素可泰王国逐渐侵蚀,南方是七八个城邦联合起来的国家。

这是一个四战之地。陆地上有泰国各王朝的入侵,海洋上有注辇王国也就是古印度的朱罗王朝不断南下入侵,四周岛上的城邦国家也相互争杀。

王正随便看了一下就离开了。

回到普吉岛,开始召集女祭司和酋长们开会。恩雅的肚子已经很显了,她仍居住在王正的帆艇里,哪怕是在维修保养期间。这是权力的象征,最主要也是非常舒服,算是整个安达曼甚至可能整个南洋最好的一处住所了。

会议其实是简单的,只不过会议这种形式意味着参加者的权力和凝聚力。王正要求扩张船队、制造火炮、培养对外贸易的人才。两年的普及教育,仅能够让少年人读懂经书和基本的四则运算。偏实用性的教育是在实践中学会导航的那些水手、工匠、祭祀们。可能需要10-20年的时间才能普及教育。

王正决定以战养国,以****为唯一的路线。通过海上掠夺获得的财富用来支付重工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

第一场对外战争却不是针对马来半岛南部,而是北部,孟族人控制的德林达依和孟邦。

在和孟族领袖达成瓜分狭长的半岛利益协议后,安达曼王国不宣而战,舰队攻占了现在的高当,也就是维多利亚角。袭击了蒲甘王朝的军队和行政当局。

当十艘改装的阿拉伯大船和几十艘三角帆独木舟沿着海岸线扫荡,燃烧弹在岸边肆虐。矮人武士持着弩弓和长矛,推着独木车,车上放着弩炮,可以投射燃烧弹,攻入陆地时,对方只有简易的弓箭和刀矛,很快就被击溃了。

孟族反对者领袖宣布起义,光复孟国。在安达曼王国的军事支持下,势如破竹,一个月后,就占领了从高当到直通的土地。孟族人宣布在直通复国,开始武装自己的族裔,向伊洛瓦底江腹地进攻。

蒲甘王朝正经历吴兹那王乘坐发情的大象摔死,各诸侯混战,听闻南方孟族人起义,大吃一惊,勉强派出一支军队南下作战。

双方的军队在班固决战。配置了弩车的孟族人在第一个回合就把蒲甘王朝的军队击溃。孟族军队追击蒲甘王朝军北上,四处的孟族人开始响应起义。

蒲甘王朝的王后是孟族人,蒲甘国王不得不在应付诸侯混战的同时,派出王后这边家族的孟族人使者与起义军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