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2 / 2)大明:朱元璋家的老六皇子首页

“好了,你只需要记这么多,要是旁人问起来,你就这样告诉他们。”

“现在,咱们来背诗吧。”

朱雄英听得一知半解,可心里的醋意已经没了,当即微笑点头道:

“好的六叔。”

“嗯,这才是六叔的好侄子嘛。”

朱桢欣慰一笑,跟吕氏的欣慰差不多。

但这个夜晚,真的会美妙吗?

…………

东宫,侧妃殿。

吕氏说是准备,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书桌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整个房间还飘着一股腻腻的香味。

两根大红烛,将侧妃殿只照亮了半边。

床也铺好了被子,整整齐齐,还放着两件薄纱,一件紫,一件黄,都是朱标最喜欢的颜色。

朱标看到这,眉头虽然一皱,可血气的确翻涌。

不过朱标却能压住,当务之急,自然还是查看孩子的功课。

吕氏也知道比起自己,让朱标喜欢朱允炆更重要,便马不蹄停的让朱允炆展示自己的所学。

先是书法,再是文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朱允炆都学得不差。

朱标从中挑出简单的一二,让朱允炆解释和破题,朱允炆都能对答如流。

见状,朱标自是欣慰不已,拉着朱允炆的小手,微笑着道:

“好孩子,不枉你皇爷爷和为父对你的喜爱,将来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你大哥的好帮手!”

吕氏本来骄傲的俏脸,登时一僵。

朱允炆的心中,也不知为何泛起了一丝不快,但母子二人,面自然还是微笑的。

“是,儿臣谨遵爹爹教导!”

“殿下,允炆这孩子,就是聪明。”

朱标微笑点头:

“嗯,的确不错,我在这个年纪,也做不到允炆这般。”

这只是一说,朱标的文化,在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里最好。

可朱允炆却来了劲,昂着小脸道:

“爹爹,儿臣今日还刚刚学了一首诗呢。”

“只听了一遍,我就学会了。”

吕氏美眸一亮,赶忙开口道:

“是吗?允炆你真是太聪明了,快,背出来听听。”

朱标也来了兴趣,伸出手揉着朱允炆的小脑袋道:

“不愧是我们老朱家的孩子,来,为父听听,学了什么诗。”

迎着吕氏和朱标欣慰至极的眼神,朱允炆早已挺胸抬头,一脸的我就是天才。

也就在这一刻,朱允炆朗朗开口: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